今年第一季度則有25個行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快過2011年全年,顯示這部分行業景氣度在今年一季度趨向好轉。其中,業績增幅較大的主要集中在火電、旅游等行業。但從整體來看,大多數行業的情況仍不容樂觀。
截至2012年4月25日,在已披露2012年一季報的1922家上市公司中,電力行業、通信運營和景點行業類上市公司排在凈利潤增幅前三位,而業績增速下降明顯的主要是航運、鋼鐵和其他采掘業。
電力行業內部現分化
電力行業作為一季度復蘇最為明顯的行業,其內部卻是冰火兩重天。其中,火電企業的業績一枝獨秀,九龍電力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35.9%、穗恒運增長361.7%、華能國際增長306.3%,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均比去年全年增速快上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些火電企業業績增長提速的主因是2011年4月及當年年底的兩次火電上網價格上調及政府"壓煤價"等政策發揮作用。
與此對應的是,水電企業卻生存艱難。其中黔源電力今年一季度虧損了8360.9萬元、西昌電力虧損約2059.1萬元。主要原因均為部分地區干旱嚴重,導致水庫水位較低、水電站來水量不足進而影響了水電公司的利潤。雖然火電企業效益好轉、水電企業業績惡化,但兩個行業的投資情況卻與其業績產生背離。今年前三個月,全國電力行業中電源投資額為724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火電投資同比下降31.8%至141億元,水電同比增長78.3%至2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