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裝備
冶金機械包括冶煉設備、冶金用起重機、齒輪箱、軋鍛設備、整形設備等,主要用于鋼鐵和有色金屬的冶煉。中國是世界鋼鐵大國,鋼鐵產量及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
①需求方面
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遭受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內鋼鐵需求量及出口均出現下降,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明顯。進入2009年,隨著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鋼鐵行業形勢有所好轉。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工業化基本完成、第三產業比重超過50%的時候,鋼材消費將達到飽和點。鋼材消費達到飽和點所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我國一個也沒有達到,因此未來我國鋼鐵消費仍將保持增長趨勢,但預計鋼鐵需求增速將放緩。產業政策方面,“38號文”明確指出,充分利用當前市場倒逼機制,在減少或不增加產能的前提下,通過淘汰落后?聯合重組和城市鋼廠搬遷,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推動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不再核準和支持單純新建?擴建產能的鋼鐵項目;加快淘汰強度335兆帕以下熱軋帶肋鋼筋,推廣強度400兆帕及以上鋼筋,促進建筑鋼材升級換代;2011年底前,堅決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
中商情報網《2012-2015年中國冶金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限制新增產能將對鋼鐵設備需求產生負面影響。預計今后幾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維持較低水平,冶金機械需求增速放緩。而淘汰落后產能從另一方面將帶動對高技術水平冶金機械的需求增加。2009年底,不符合產業準入標準的煉鐵產能1.6億噸左右、煉鋼產能1.9億噸左右,落后產能的淘汰有助于鋼鐵行業更快走出產能過剩的困境,帶動冶金機械的需求。
目前,亞洲、中東、非洲、南美、南亞和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剛剛啟動,鋼鐵業將得到快速發展,冶金設備市場空間巨大,這將成為今后國內企業在海外開拓的重點市場。我國現有的冶金設備生產技術和產能,很適應這些地區的鋼鐵工業發展的需求,并且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競爭力很強。隨著國內市場需求增速下降,海外市場將凸顯其重要性。
②供給方面
目前我國冶金裝備總體自主化水平接近80%,我國冶金設備與國外的主要差距是在大型成套熱、冷連軋機的關鍵技術方面。根據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金屬軋制設備是2010年1-12月冶金機械全部設備分類中唯一出口額小于進口額的品種,其余的金屬冶煉設備、連鑄設備、冶金設備零件均為貿易順差,這也說明了國內設備制造商在軋制設備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