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于我國近幾年來高速發展的光伏產業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低迷行情貫穿整個2011:價格崩塌、歐洲市場萎縮、產能嚴重過剩,種種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光伏企業運營陷入困境……在光伏需求僅上升20%的2011年,全國光伏產能確擴張100%。如今太陽能電池光伏企業已面臨投資過熱,以及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國內消費量占比非常小,導致產業發展近乎病態,產業和市場之間發展極不平衡
對于98%的市場都在國外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國外市場的任何波動,都會在國內掀起巨大的波瀾。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發起的“雙反”調查,更是讓本來就步履艱難的光伏行業雪上加霜,前進道路似乎一片陰霾。
回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同樣給光伏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比日本的企業就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原因就是日本光伏產品三分之一的市場在本國,可見穩固國內市場份額才是企業長盛不衰的保障。所以國內光伏企業如今無疑應將未來的重點放在國內市場開發,大力提升中國能源的國際競爭力和自身抗擊能力,才能抵御市場風險,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保證市場體制的健康,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放眼全球,美國光伏業現今也處在不利的政策環境,幾家太陽能企業宣布破產更為行業前景蒙上陰影,各國光伏企業都正處于生死存亡的行業洗牌之中。但是這在很多人眼中,卻也不失為一個整合的良機,對于少數成本優勢較好的公司來說更要抓住這次機遇,在大洗牌中剩者為王是贏得下一輪增長的前提。
借此時機,全球多位知名業者紛紛加入光伏市場。12月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與美國第一太陽能設備公司簽訂協議,收購后者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托珀茲太陽能發電廠。12月16日,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又再次宣布,收購NRG能源公司旗下阿瓜卡連特太陽能發電廠49%的股份。巴菲特在這個時機進行投資,可能正瞄準了低廉的介入價格。全球最具威望的“股神”兩度投資太陽能電廠,正式進軍光伏發電領域,似乎預示著復蘇之日不遠,為光伏產業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我國政府也接連出臺的多項扶持政策,為復蘇光伏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都講發展新能源行業列為重點,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能源行業的地位依然十分穩固,但是新能源所占比例將會不斷上升,尤其是風電和光伏業。“十二五”規劃尤其指出建筑光伏一體化是未來發展重點,代表未來太陽能技術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海外市場光伏建筑一體化也是企業追捧的熱門項目,這正是建筑光伏一體化的擁有的逆勢而上的海內外市場前景。
2010年上海世博會所采用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創下了歷屆世博會之最,建成后的主題館光伏電站成為我國乃至亞洲單體建筑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這項舉措從真正意義上使建筑光伏一體化的太陽能應用進入公眾視野,打開了中國市場。各大企業紛紛瞄準這個新商機,大量應用到各個領域的大規模大型光伏一體化建筑開始在國內落成,如:南京南站太陽能屋頂、浙江太陽能光伏發電站。2012年1月,國家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火熱展開,政府鼓勵各個優秀項目的積極參與,入選將獲得國家的資金補助。
根據2012年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具體的補助標準,對于建材型等與建筑物高度緊密結合的光電一體化項目,補助標準暫定為9元/瓦,比2011年提高了3元。而對與建筑一般結合的利用形式,補助標準暫定為7.5元/瓦。
前不久,財政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給光伏產業帶來了一系列的好消息。2012年我國光電建筑應用政策將向綠色生態城區和一體化程度高的項目傾斜。《通知》要求把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作為約束性指標,并要求在2年~3年內推廣規模不低于15MW。對于一體化項目,《通知》要求依托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會展中心、機場航站樓、車站等建筑項目,光伏系統應與建筑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并達到光伏系統與建筑的良好結合。
《通知》在給光伏產業提振信心的同時,也對光伏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示范項目應當采用性能先進的光伏組件產品,其中晶體硅光伏組件全光照面積的光電轉換效率不得低于14%,非晶硅組件全光照面積的光電轉換效率不得低于6%。
國家在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中又明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
以上這些政策不但有利于提速國內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市場的啟動,進一步提升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水平,而且對于市場由國際轉向國內、發展動力不足、目光只聚焦于光伏電站的光伏產業來說,既能助其提高國內市場的需求,又有助于其轉變營銷思路、開拓新市場。
國內上網電價的統一、補貼提高等各種政策的正式出臺,光伏產業也看到了政策出手拯救的曙光。對于仍處于發展時間短、還不夠成熟、我國光伏產業來說,國家政策扶持一定程度能夠緩解資金的壓力,可謂是冬日中的一束陽光。隨著2012年的到來,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任重道遠,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打開和國內需求的刺激,光伏產業的寒冬即將冰消雪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