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英利凈虧損了5億多美元,這里面主要是因為把六九硅業攤銷進去了,虧損部分中70%來自于六九硅業。除此外,還有部分是由計提的硅料長單減值所致。
六九硅業從2008年開工以來,至今已經近四年。由于沒有完全達產,因為到現在必須將其折舊攤銷進去,因而才造成了比較大的虧損。
六九硅業采用的是新硅烷法工藝,與傳統的比較成熟的西門子法相比,這個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它需要相當長的積累過程,要把技術、工藝優化做到一定程度。
2011年,英利的出貨量為1.6GW,今年的目標要超過2.7GW,其中海南基地的目標就是要做到600兆瓦。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另外一大事情就是美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英利被判定的初裁稅率為3.61%。這個結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基本上沒有什么影響。
不過,這畢竟只是初裁結果。現在行業內的企業都在做應對的策略。將來英利會做OEM。按照美國商務部的定義,只要組件和電池片的原產地不在中國,就不會受到懲罰。
目前,業內的很多企業都會采取這種措施來轉移生產地。比如說,在臺灣生產的產品就不會受到雙反調查。
但是光伏行業在2012年還是一個持續性的激烈震蕩。整體上來看,行業仍然供大于求。因而,光伏行業已經進入到深度整合、拼刺刀的階段。
雖然目前已經倒閉了不少企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現在行業內的一些企業信心還沒有完全受創,有些企業依然在觀望,盼望著整個行業哪一天又會突然好起來。不過,這也難怪,因為在過去幾年里,整個光伏行業經歷過這種“反復”。
今年,英利會把著眼點放在努力做深度整合的倡議者。所謂深度整合,就是有能力的企業留在這個行業里;而那些投機的、注重短期利益的企業則應該離開這個行業。
英利對未來有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不能把太陽能當成是一個奢侈品。如果是這樣,那干脆去做限量版得了。太陽能作為一種替代能源,是應該大眾化的,不能總是靠政策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