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進口替代市場潛力達17億美金。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由于國產機床數控系統在中高端系統上的缺失,數控系統進口的增速近年來均保持較高的水平,2001年至2008年,年均進口增速達30%。2008年數控系統的進口額為16.59億美元。進口高檔數控系統基本壟斷了國內市場,同時進口中檔數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超過70%。進口替代市場潛力較大。華中數控作為中高檔數控系統的領導者,產品技術性能已經逐步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未來數控系統市場可能形成國產系統主導的寡頭壟斷局面。從國產數控系統行業前四位的集中度來看,中高檔數控系統以及驅動裝置行業集中度均較高。其中高檔數控裝置前四位幾乎壟斷了國產數控系統市場。華中數控系統在中高檔數控系統中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6%和30%。羅百輝認為,華中數控未來將可能是寡頭壟斷市場的主要受益者。
我國連續多年成為世界機床第一大消費國和第一進口國。2009年我國首次成為世界機床第一大生產國,全年金屬加工機床產值153億美元,同比增長7.6%;消費197.9億美元,同比增長0.5%。但是由于我國機床產品尚處于低端,競爭力不強,在出口低端產品的同時,需要大量進口中高端機床產品。從近年來的進出口情況來看,進口同比增速遠高于出口增速;同時,出口產品主要以中低端的金屬切削機床為主,價格低廉,而技術含量相對價高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及組合機床出口量較小。從價格來看,同類別的進口產品平均價格遠高于出口價格。
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制造裝備行業仍將受益于下游產業的大發展:電力生產行業,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電力生產行業的重點。未來電力產業十二五規劃,將加大對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的投資,清潔能源裝機將超過30%。
風電領域,預計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會達到1.5-2億千瓦。核電領域,有關部門將對《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進行調整的消息,擬將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的發展目標將定在8600萬千瓦,較2007年規劃中設定的4000萬千瓦的目標大幅上調。
航空工業,旺盛的航空運輸需求,帶動航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根據空客預測,預計中國需求4272架,價值4395億美元。貨運需求量預計年增長為5.2%,將產生3439架貨機需求。國產支線飛機及大飛機項目的啟動及產業化將帶到整個產業投資的加大。
鐵路工業,在高鐵建設、貨運線路改造及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建設進一步加大。干線鐵路方面,根據規劃,到2012年我國將建成“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總里程1.3萬公里,超過目前世界高速鐵路的總和,將聯系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區。到2020年,我國高速鐵路總規模將達1.8萬公里,全國各地將進入一小時生活圈。
預計未來5年內,我國高速鐵路建設都將維持大規模投入,投資額將保持在每年7000億元左右。客運專線的檢查將釋放既有線路的貨運能力,帶動貨運列車及既有線路的重載化改造。汽車工業,2009年中國汽車的產量突破13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對先進數控機床的需求巨大。汽車制造業需要大批高效、高性能、專用數控機床和柔性生產線,如用于發動機加工的以高速臥式加工中心為主的柔性生產線、曲軸加工專用數控機床等。
汽車零配件生產需求大批數控車床、立臥式加工中心、數控高效磨床和數控齒輪加工機床等。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紡織、工程機械及農業機械等下游行業對機床的需求明確。下游產業需求仍將是帶動機床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
未來裝備產業發展的趨勢:十二五”期間將重點發展面向航空航天、船舶、發電設備制造業需要的重型、超重型數控加工機床,多軸聯動及復合加工機床,高速及高效加工機床,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等,向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高檔數控機床是市場需求的方向、重型、超重型機床市場空間也將打開、專用機床市場需求將逐步釋放。
十二五規劃中,高端數控機床將成為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十二五規劃重點著墨高端裝備制造,自動化需求催生工業機器人市場高速增長。高端裝備制造作為十二五規劃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將會在未來5年加速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對制造自動化會產生強烈需求,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高速成長。國內行業龍頭產品主要為點焊、弧焊、搬運、特種、潔凈機器人,如今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其中,AGV機器人保持穩定增長。AGV主要面向汽車制造業,我國需求約1000臺/年,60%左右為國內廠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