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增加我國石油儲備,能否"藏油于民"?

時間:2012-03-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增加我國石油儲備,能否“藏油于民”?關于這個話題的爭論一直不休。

  增加我國石油儲備,能否“藏油于民”?關于這個話題的爭論一直不休。支持者認為,“藏油于民”既節約國家財力,又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反對者則擔憂,石油儲備的高成本、油價波動的高風險或非一般民企可以承受,同時還存在企業囤積原油、擾亂市場秩序的隱憂。

  有數據顯示,歐美、日韓等國的石油儲備中,商業石油公司、民間組織機構等占據了不小份額。截至2009年,政府儲備在美國的石油儲備中僅占1/3,其余為企業儲備;德國實行“聯盟儲備”機制,官民聯盟儲備、政府儲備和民間儲備的比例為57∶17∶26;日本的民間儲備達到77天,占據國家總儲量的46.4%。

  因此,支持“藏油于民”的觀點認為:石油儲備成本巨大,僅靠政府財政投入難以滿足需求,可參考歐美、日本等國經驗,鼓勵更多民間資金、企業資金參與石油儲備,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節省國家財政投入。同時,國家也可給予企業一些政策優惠作為回報。

  “‘藏油于民’的本質就是將石油儲備市場向民營企業開放。這一做法的優勢在于,既增加了石油儲備又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既能穩定石油市場供應又有利于增加就業。”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稱。

  不過,“藏油于民”也存在一定隱憂。成本高企、風險較大等也成為民企進入石油儲備領域的一道道門檻。

  首先,在不夠規范的市場操作下,可能會有部分企業囤積原油,擾亂市場秩序。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聲稱要參與石油儲備的企業,其真實目的可能并非為國分憂,而是想進入石油運銷過程,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甚至做一些投機。“要警惕石油儲備成為一些企業賺錢的工具。”該業內人士稱。

  其次,石油儲備成本高昂。一般企業的油庫都不是作為戰略性質的油庫,設計水平在14-20天左右。要進行戰略石油儲備,儲罐建設和儲存成本將遠高于一般的庫存。

  此外,國際油價波動加劇,若對原油走勢判斷失誤,大量儲存的原油可能很快就會貶值,這樣的損失也非一般企業能夠承擔。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藏油于民”涉及國家對原油進口權的放開。目前的政策導向對于放開原油進口權比較謹慎,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真正要做石油戰略儲備,成本很高,很可能成為一個賠錢的買賣。民營企業若要參與,需考慮是否真有這樣的風險承受能力。”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能源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大地指出。

  “企業做石油商業儲備,對公司而言相當于一個庫房,可以在突發情況時提供供應保障,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形成對戰略儲備的補充。”周大地指出,國外為了加大國家石油儲備,會要求企業準備一定的商業儲備量。“但若國家要求戰略性商業儲備多于正常供應所需‘庫存’,還需要一些政策,對企業成本進行一定補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