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晶硅光伏“迫降”薄膜太陽能 先導稀材前景堪憂

時間:2012-03-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憑借與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生產廠商FirstSolar之間的供貨關系,擬IPO企業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獲得337.43%的凈利潤增長率。

  憑借與全球最大薄膜太陽能生產廠商FirstSolar之間的供貨關系,擬IPO企業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獲得337.43%的凈利潤增長率。然而,隨著晶硅太陽能成本急劇下降,薄膜太陽能的競爭力日趨薄弱,導致其2011年凈利潤增長率大跌至20。

  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先導稀材IPO申報稿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硒、碲、鉍、鎘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太陽能、冶金、玻璃、飼料、電子、紅外光學、制冷、醫藥等行業。其中,2009年至2011年硒和碲占當年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44.57%和19.86%、54.42%和23.5%、47.03%和31.15%。公司高純碲產品及其化合物90%以上銷售給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FirstSolar,2010年碲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8.53%,為全球高純碲的主要廠商。

  有賴于此,先導稀材在2010年一舉斬獲19919.51萬元凈利潤,同比漲幅高達337.43%。

  但是,晶硅太陽能成本的急劇下降,給薄膜太陽能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2011年年底,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成本降至0.9~1美元/瓦,今年一季度更是跌到0.75美元/瓦,已遠低于先導稀材在IPO申報稿中所稱的1.1~1.2美元/瓦,接近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0.74美元/瓦的制造成本。而且,隨著晶硅光伏2012年、2013年的產能釋放,以及占全球光伏安裝總量1/4~1/3的德國上周宣布大幅下調光伏補貼,晶硅產業鏈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下降。

  或受晶硅光伏降價的影響,99.99%碲的價格在2011年3月達到本輪最高點3000元/公斤后,于當年12月急降至1800元/公斤。與此相應的是,先導稀材2011年凈利潤的增幅也由2010年的337.43%大幅下調至20.66%,為24034.16萬元。

  長期跟蹤光伏行業的資深分析師王潤川告訴記者,薄膜太陽能電池轉化率約11%,晶硅太陽能電池轉化率為16%,同樣是0.75美元/瓦左右成本的組件,薄膜太陽能電站建設成本高于晶硅太陽能電站。

  對于薄膜太陽能而言,提高轉化率非常困難。FirstSolar是全球薄膜太陽能的翹楚,2007年其電池轉換率為10.4%,至2011年第三季度其平均轉換率也僅提高到11.8%。

  王潤川表示,FirstSolar在全球擁有許多電站項目,支撐著其薄膜太陽能生產線的運營。面對晶硅光伏成本的下降,FirstSolar薄膜太陽能業務的增長可能會顯著放緩。

  A股上市公司中一個可以比對的案例是拓日新能。這家以薄膜電池起家的光伏企業自2008年2月上市以來,卻不斷增加在晶硅太陽能方面的投資,在其2010年的5.8億元主營收入中,3.61億元來自晶硅太陽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