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力建設水平的提高,以及低壓電器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化、可通信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低壓電器將成為高檔產品。
近年來,低壓電器行業持續快速發展,低壓電器行業的市場容量與電力事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國內電網建設的飛速發展,為低壓電器行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空間。
專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低壓電器的生產大國,而且成為出口大國。高端產品的研發仍將是今后行業的主攻方向。按照“十二五”期間新增發電設備需要的相應配電設備,以及現有電力設備更換與維修的需要,預計萬能式斷路器、塑料外殼式斷路器、小型斷路器、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漏電斷路器等產品的需求量將達到2億臺以上。
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其產品用途廣泛,市場潛力巨大。統計資料顯示,國產低壓電器產品約1000個系列,產值達200億元,具有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廣東、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目前,低壓電器產品處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技術水平,第四代產品仍在開發研制之中。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通用低壓電器分會秘書長尹天文表示:“目前我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中,年銷售收入和總資產均在5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不到10家,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導致企業缺乏規模經濟和競爭力,也導致經濟資源過于分散,缺乏效率。”
隨著國內電力建設水平的提高,以及低壓電器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化、可通信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低壓電器將成為高檔產品。目前,國產中、低檔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但國產高檔低壓電器除個別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平分秋色外,大部分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國內市場對高檔低壓電器的需求仍然依靠進口。
發展呈七大特點
國內低壓電器生產企業規模偏小、數量過多,90%以上企業處于中、低檔次產品的重復生產,三代產品共存。根據國家政策走向,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低壓電器產品的結構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工藝落后、體積大、能耗高又污染環境的產品將被淘汰。
國外一批著名低壓電器制造商相繼推出了新一代產品,其中框架斷路器有施耐德公司MT系列、西門子公司3WL系列、ABB公司E系列、GE公司M-PACT系列、凱馬公司Magnum系列;塑殼斷路器有施耐德公司NS系列、西門子公司3VL系列、ABB公司Tmax系列、GE公司Recordplus系列、默勒公司NZM系列、凱馬公司G系列、三菱公司WS系列。新一代的產品除了具備高性能、電子化、智能化、模塊化、組合化、小型化特征外,還增加了可通信、高可靠、維護性能好、符合環保要求等特征。特別是新一代產品能與現場總線系統連接,實現系統網絡化,使低壓電器產品功能發生了質的飛躍。
高性能。額定短路分斷能力與額定短時耐受電流進一步提高,并實現Icu=Ics,如施耐德公司的MT系列產品,其運行短路分斷和極限短路分斷能力最高達到150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