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照明產業發展極為迅速,基本保持了兩位數的穩定增長。隨著科技的進步,LED作為一種新型光源在照明設備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得到國家和各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紛紛出臺各種產業扶持政策和示范工程,這使得LED在照明產業的應用出現了蓬勃的發展。
LED的出現無疑給照明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這不僅提供了更好的節能光源,而且也給未來燈具應用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對此,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竇林平就LED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設想,他認為LED未來會在表現形式和控制系統出現重大的革新。這該怎么理解呢?
就現階段而言,LED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莫過于它的高壽命、低耗能,光效的提升空間,然而,這都僅僅停留在光源上的對比來說。但是由于我國照明行業的外來企業比較居多,導致所制造出來的LED產品外在表現形式都建立在傳統照明燈具的基礎上,去模仿、制造,而把LED本身具有的優勢特點給淹沒了。而在竇老師看來,LED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光源與五金器件一體化,而唯一可拆卸的是驅動電源部分。在LED光源、五金器件以及電源驅動之間,我們可以留意到,驅動電源將會是這三者中壽命較短的元件,所以我們假設為LED光源為2~3萬小時,那么驅動電源則是我們以后需要替換的器件,這也是未來我們設想中的LED燈的表現形式。
除此之外,PhilipsLumileds亞太區銷售副總裁Alvin
Tse先生也對LED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了預測,他認為LED的價格會逐步降低,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2015年,LED照明市場規模可高達45億歐元。而LED照明會進一步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會在不同的領域進一步細分,具體可分為:辦公室照明、戶外照明、工礦燈照明、商店照明以及家居照明等等。并且為了進一步貼合市場的要求,低功率的LED也會應運而生。
除了LED的表現形式和專業化應用的區分之外,我們認為智能化系統的結合才能夠達到真正節能的效果,一套燈具通過智能控制系統設置,在不同的場景應用不同的模式,達到節能的效果。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在地下停車場,我們可以留意到地下停車場一般一天實際用到的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通過不同時段、不同情景的設置,我們可以更好的達到節能的效果,LED在可控性能上比傳統燈具容易得多,因而,我們更加的提倡LED與智能控制系統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預估一下LED未來發展的動態,由于技術的革新、政府的引導、企業的加入,LED價格會更趨平民化,在表現形式上會逐步更趨向于燈具一體化和應用專業化,并且在智能控制系統的結合下,真正的達到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