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傳感器助力家電節能風 成就物聯網產業非凡

時間:2012-02-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去年開始,中國家電協會正式發布《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以積極推進家電工業節能減排。

  從去年開始,中國家電協會正式發布《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以積極推進家電工業節能減排。作為“十二五”期間主要任務,空調行業成為其重點發展領域,其中變頻空調體現尤甚,這充分體現家電行業的節能趨勢,也讓家電行業順應行情,爭相勁吹“節能風”。傳感器,作為家電的“神經系統”,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例如,空調借助敏感的傳感器,方能感知室內外溫度幾何,從而實現智能變頻;冰箱通過傳感器測控,才做到更精確的內部溫度控制。

  近年來,隨著家電節能風的帶動,傳感器的市場需求也開始變得風風火火,變頻技術深入家電產業,傳感器也跟著供不應求。比較傳統空調,溫度傳感器或許只需3根,但升級為變頻空調后則需5至8根。再比如現在冰箱行業越來越流行智能化,傳感器的需求甚至隨之從幾根迅速需要提升至20幾根。

  目前,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落后,國內傳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缺口巨大,目前傳感器進口占比80%,傳感器芯片進口占比達90%。據悉,日本大地震后,曾導致全球傳感器貿易出現貨源緊張,在國內甚至出現有包括美的、格力、LG等家電企業,長期派人駐廠“搶”貨源情況。

  智能燃燒加熱設備的節能應用法則

  在家電中常用的傳感器主要有:溫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和紅外線傳感器。家電傳感器的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僅可以帶來便利,更可以避免諸如火災、損壞等災害,先進的傳感器以其驚人的速度占據市場,而帶有智能控制系統的現代傳感器運用,也為不同的產品和廠家帶來亮點成就品牌。根據歐盟發布的最新節能減排規章,利用新型傳感器控制燃燒器,成為許多加熱設備廠家升級產品制造首選。其使用傳感器監控燃燒也主要體現如下三種方法:

  第一,在煤氣和空氣混合燃燒前檢測溫度、流速和可燃氣體成分,以計算器具的發熱量和所需空氣供應量。

  第二,檢測可能反應區。離子數和一些無負載原子團的數目能夠在反應發生時給出生成物數量。例如,如果知道氧氣的體積分數,就可能推斷出是該調整煤氣還是空氣的供應量。

  第三,燃燒狀態通過檢測廢氣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化氣體數量然后確定。即選定探頭變化和燃燒特性變化關系,進而建立一種可靠的控制系統。另外,在選擇合適的傳感器時,還需考慮以下幾點:低成本,高可靠性,長期穩定和高靈敏度。

  傳感器產業步入物聯網成就產業鏈擴張升級

  物聯網應用已從政府政策扶持進入市場導入期,傳感器作為物聯網基礎,深處產業鏈上游。隨著物聯網成為市場流行趨勢,傳感器應用也日漸廣泛,傳感器產業處在物聯網金字塔的塔座位置越發明顯,也成為整個物聯網產業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礎的環節。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預測,未來五年國內傳感器市場年復合增長31%。汽車、物流、煤礦安監、安防、RFID標簽卡領域的傳感器市場增長較快。

  現階段,我國已經有1600多家企事業單位從事傳感器研制、開發、生產。但與國外相比,我國傳感器產品品種和質量水平,尚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總體水平還處于國外上世紀90年代初期。IHSiSuppli曾發布研究報告稱,受蘋果公司在其iPhone和iPad中運用加速度計技術的推動,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運動傳感器設備市場有望在未來五年增長近一倍,并預計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運動傳感器技術的全球收入將于2015年增至21億美元(2011年這一數字僅為11億美元)。2012年傳感器技術發展重點也將著力朝四個方向實現產業最大化。

  (1)MEMS工藝和新一代固態傳感器微結構制造工藝:深反應離子刻蝕(DRIE)工藝或IGP工藝;封裝工藝:如常溫鍵合倒裝焊接、無應力微薄結構封裝、多芯片組裝工藝;新型傳感器:如用微硅電容傳感器、微硅質量流量傳感器、航空航天用動態傳感器、微傳感器,汽車專用壓力、加速度傳感器,環保用微化學傳感器等。

  (2)集成工藝和多變量復合傳感器微結構集成制造工藝;工業控制用多變量復合傳感器,如:壓力、靜壓、溫度三變量傳感器,氣壓、風力、溫度、濕度四變量傳感器,微硅復合應變壓力傳感器,陳列傳感器。

  (3)智能化技術與智能傳感器信號有線或無線探測、變換處理、邏輯判斷、功能計算、雙向通訊、自診斷等智能化技術;智能多變量傳感器,智能電量傳感器和各種智能傳感器、變送器。

  (4)網絡化技術和網絡化傳感器傳感器網絡化技術;網絡化傳感器,使傳感器具有工業化標準接口和協議功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