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公司捐資助學記略

時間:2007-11-23

來源:重慶川儀總廠有限公司

導語:這次捐助,只是四聯集團公司在眾多捐資助學中的一個鏡頭。10多年來,四聯集團公司已累計捐資助學近500萬元,四聯人將愛心灑向希望的田野,開出了一朵朵希望之花。

2007年7月24日,重慶市政府會議室愛心涌動,重慶市15家國有重點企業向今年在特大暴雨中受災地區捐贈儀式在這里舉行。四聯集團公司總經理吳朋帶著近萬名四聯職工的深情厚意,向災區人民獻上誠摯愛心,捐贈100萬元支持在洪災中受損的中小學校復建。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接受了四聯廣大職工的愛心捐助。這次捐助,只是四聯集團公司在眾多捐資助學中的一個鏡頭。10多年來,四聯集團公司已累計捐資助學近500萬元,四聯人將愛心灑向希望的田野,開出了一朵朵希望之花。 (一) 1997年5月14日,重慶市忠縣石寶鎮政府院內,彩旗飛舞,鼓聲齊鳴。上午9時許,帶著近萬名四聯職工心愿的四聯集團公司扶貧助學車隊在忠縣縣委、縣政府及石寶鎮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在陣陣“四聯石寶共攜手,團結同譜扶貧歌”等口號聲中,隨著歡迎的隊伍,緩緩開進了“四聯集團公司扶貧助學捐贈儀式”現場。捐贈儀式上,集團公司向石寶鎮貧困群眾和困難學生捐贈衣物16500余件,捐贈人民幣10萬元。由此,拉開了四聯集團公司扶貧助學的帷幕。 四聯集團公司以“社會奉獻,承擔責任”為己任,把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作為企業的追求,努力實現企業與社會的良性互動與共同發展,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便積極向貧困地區的學校實施扶持與幫助。早在1994年,集團公司就確立了對口扶貧點————重慶市忠縣石寶鎮,對該鎮實施了全方位的扶貧工作。組織職工捐款、捐物,并重點實施智力扶貧,在派出工程技術人員扶持開辦鄉鎮企業,實施技術扶貧的同時,捐資20萬元修建了石寶鎮希望小學,并每年拿出3萬元設立了"四聯獎學金"。 重慶市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金烈對在當時企業改革和經營形勢還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四聯集團公司仍盡全力支助教育事業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現在每年暑假前,集團公司領導都要帶隊到該校慰問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向他們頒發獎學金,每年春節前還要向特別困難的學生和教師進行慰問。 今年春節前,集團公司在又一次對石寶鎮送溫暖活動中,當一貧困學生的父親用顫抖的雙手接過200元慰問金和衣物時,眼眶一片潮濕,連聲說:“四聯集團的溫暖每年都送到我們家!真不知道怎樣感謝您們的恩情!”四聯集團公司長期對石寶鎮的扶貧支持,得到了全鎮人民的衷心感謝和歡迎。今年初,鎮政府在其《快訊》上頭條刊發了題為《四聯集團送溫暖 真情幫扶石寶鎮》的報道,感謝四聯集團公司長期以來對石寶鎮人民和石寶鎮教育事業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今年10月17日,重慶市在人民廣場舉行的“1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活動上,四聯集團公司又捐款3.6萬元作為石寶鎮希望小學的獎學金。 四聯集團公司由于在對口扶貧助學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去年榮獲重慶市“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二) 四聯集團公司在做好對口地區學校的幫扶資助的同時,還對其它貧困地區的學校和學生實施愛心援助。集團公司先后向西藏昌都地區的學校捐款150萬元,向北碚區龍泉小學、澄江小學、柳蔭小學等捐贈助學金25萬元。2005年,集團公司榮獲重慶市“經濟效益先進企業20強”,市政府獎勵公司班子6萬元,當即,公司班子決定將其中5萬元捐給了北碚區復興小學,1萬元捐給了北碚區福利院。公司還于當年向四川省蓬安一小學捐贈10臺電腦,改善該校的教學設備,提高該校的教學水平,受到了該校師生的歡迎。 今年,公司班子又作出捐資助學決定,定點幫扶北碚區柳蔭鎮200名貧困學生。決定要求公司領導和經營骨干(處級領導)實施定點幫扶,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率先垂范,帶頭重點幫扶貧困學生。今年“六一”前夕,由公司領導和經營骨干捐贈的首筆6萬元助學款已交到該鎮200名貧困學生手中。此舉得到了北碚區和柳蔭鎮政府的高度評價和贊賞,他們對四聯集團公司關心北碚區教育事業的發展、關懷貧困學生的善舉表示衷心的感謝。北碚區委、區政府授予四聯集團公司“關心下一代貢獻突出獎”。 (三) 在集團公司的積極參與和倡導下,公司所屬各單位也紛紛向貧困地區的學校和學生獻出愛心,伸出援助之手。 2003年的一天,四聯集團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職工們在讀報時偶然看到了由重慶慈善總會和重慶商報聯合主辦的愛心特刊上刊登的“困難兒童一幫一助學名單”,其中兩位身世不幸的兒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汪池奎,小學三年級,成績優秀,因經濟困難面臨輟學;黃妮,小學一年級,成績優秀,父親外出打工意外身亡,母親病故,靠年邁的祖父撫養,因經濟困難面臨輟學。 兩個小孩的境遇不禁讓大家增添了憂思:同樣美好的童年,其他孩子正享受著親人的寵愛,接受著學校老師的教育,幸福健康地成長著,而他們卻不幸地離開了父母,過早地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和生活負擔,面臨著輟學的危機。很快,技術中心就在內部發起了“助學捐款”活動,以資助這兩個小孩順利完成學業。在技術中心領導的帶頭下,全體職工踴躍捐款,獻出一份份愛心。在持續四年的時間里,技術中心的職工每學期都要向汪池奎和黃妮捐助助學金,使他們順利地完成學業。汪池奎同學通過努力,去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奉節縣朱衣鎮三江中學,已進入初二;黃妮同學的成績依然優秀,已進入5年級了。去年,汪池奎和黃妮給技術中心的叔叔阿姨們寄來了一封感謝信,他們在信中說道:“……請四聯技術中心的叔叔阿姨們放心,我們一定下決心努力學習,決不辜負你們的希望,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以報答你們對我們的無私幫助……”。現在,技術中心的領導和職工們還經常通過書信、電話與汪池奎、黃妮聯系,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以優異的成績完成自己的學業。 2007年3月,初春的山城重慶,天氣乍暖還寒。25日至27日,四聯集團公司合資企業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日方總經理大浦翰夫率該公司“希望工程小組”一行七人帶著橫河川儀人的拳拳愛心及捐贈物品,來到重慶市武隆縣后坪鄉后坪小學中心校和中嶺小學進行捐資助學活動。 在后坪鄉中心校,大浦翰夫一行向學校26名教師送上了公司員工捐助的羽絨服,向貧困學生送去了文具和助學金。在中嶺小學,為41名受捐助學生每人現場捐贈了300元助學金,并向80名學生送上了防寒服和文具盒、鉛筆、作業本等學習用品。武隆縣委、縣政府對橫河川儀有限公司的善舉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嶺村村長代表村民們向橫河川儀有限公司贈送了“恩重如山”的牌匾。經重慶市和武隆縣教委推薦,重慶橫河川儀有限公司本部選定了國家級貧困縣武隆縣邊遠的后坪鄉中心小學41名最貧困學生作為捐助對象,從2006年開始連續六年每人每年300元助學金,使這些被捐助的學生不會因家貧而失學。該公司上海分公司也展開了“希望工程”捐款活動,選定了國家級貧困縣青海省祁連縣和貴德縣的貧困家庭學生作為捐助對象,將連續六年捐助60名貧困學生。 在四聯集團公司所屬企業中捐資助學的事例還有很多,如,2006年春,重慶川儀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得知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一個偏遠的小學有兩位品學兼優的孩子,因家境貧寒面臨輟學。一個年僅10歲,上小學四年級,一個12歲,上小學六年級。這兩個孩子父母雙雙下崗,還常年生病,家境十分貧寒,但他們都沒有被困難嚇倒,靠著堅強的意志和對知識的渴望,勤奮學習,成為了品學兼優的學生。重慶川儀工程技術公司廣大職工了解到這兩個孩子的情況后,為了幫助他們繼續接受教育,今后能夠為社會和國家作貢獻,公司發出了資助這兩個貧困學生的愛心倡議書,號召公司全體干部員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公司領導率先垂范,廣大員工也積極響應,紛紛捐款捐物,倡議書發出僅短短幾天時間就收到來了來自干部職工的一片片愛心。在“六一”前,該公司領導和部分團員青年前往渝北區雙鳳橋這個偏遠的小學,送去了全體員工的一片愛心。 現在,該公司還隨時了解這兩個孩子情況,并定期組織人員前往學校看望慰問,鼓勵兩個孩子努力學習知識,長大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社會價值大于企業價值。這些年,四聯集團公司始終恪守“產業報國、兼善社會”的理念,認真履行“企業乃社會公器”的社會責任,積極探索在用戶、股東、員工、社區等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協調、和諧、互動的良性關系,走出了一條具有四聯特色的社會責任創建之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