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家多個區域積極探索云計算在城市管理、電子政務、園區服務以及醫療衛生、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也取得了明顯成效。當前,雖然云計算產業培育和應用創新進入發展新階段,但也面臨缺少統籌規劃、對應用領域研究梳理不夠、示范項目倉促上馬、投資風險增大等問題。
從云計算發展戰略的角度,云計算應用示范工程的設立應重點考慮“創新商業模式”、“發揮標桿作用”、“帶動產業發展”三方面因素。
第一,是否有合適的商業模式。示范應用必須建立在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因此,商業模式的設計至關重要。無論是采取“政府引導、商業運作”、“政府直接購買服務”、“獨立市場化運作”,還是“推動企業私有云從成本中心轉向利潤中心”的模式等,都需要結合項目綜合分析,來設計合適商業模式。
第二,是否有利于發揮標桿作用。當前,各類云計算應用還處于探索期,哪些行業合適先期推進、哪些應用適合向云平臺遷移等等,在政府領域應重點關注電子政務、社會管理、民生服務等,在大型企業領域應重點關注傳統信息系統整合、兩化融合推進、業務創新支持等,在創新、創業活躍的領域應重點關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與云計算的新興融合應用等。
第三,是否有利于帶動產業發展。應用示范除了切實發揮推動社會經濟信息化發展的作用外,也需要通過應用示范帶動云計算產業自身發展,通過應用示范工程的支持,帶動中國云計算企業技術提升、產品創新,在全球競爭格局下建設一支有競爭力“中國隊”企業群。
從中國云計算應用示范的發展方向看,呈現出發展驅動力從“政策引導”轉為“市場拉動”、業務創新源從“技術導向”轉為“應用導向”、競爭聚焦點從“單一應用”轉向“平臺構建”三大發展趨勢。
第一,發展驅動力從“政策引導”轉為“市場拉動”,未來云計算示范項目的建設將更加理性,以市場需求為重點,重視商業模式探索,利用云計算技術切實解決業務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中的難點問題。
第二,業務創新源從“技術導向”轉為“應用導向”。云計算作為多種信息技術綜合應用的載體,其創新性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云計算解決信息化應用中面臨的難題,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兩化深度融合等的持續推進,為云計算的創新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三,競爭聚焦點從“單一應用”轉向“平臺構建”,隨著云計算應用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希望通過云計算平臺的搭建整合現有信息化應用系統,建設高效、動態、彈性的“靈動型”一體化的云平臺,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要。
從區域政府云計算應用示范工程實施策略角度,有跟進首批國家級應用示范項目示范內容、聚焦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共性需求、構建以應用示范加快產業集聚的生態鏈、規避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投資過熱風險等四點建議。
第一,跟進首批國家級應用示范項目示范內容,地方政府在設立示范項目時,要深入研究國家級項目的特點,策劃契合國家支持方向的重點項目,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級示范項目落戶本地。
第二,聚焦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共性需求,地方云計算應用示范工程的設立,一定要著眼于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共性需求,通過梳理地方信息化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潛在應用需求,通過多種鼓勵手段引導基礎較好、特征明顯重點的領域,提前布局、優先實施,既要樹立起云計算示范應用標桿區域的形象,又能切實實現本地信息化應用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構建以示范應用加快產業集聚的生態鏈,支持云計算企業發起組建云計算產業聯盟等中介組織,鼓勵中介組織參與本地云計算戰略規劃的實施,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第四,規避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投資過熱的風險,在設立云計算應用示范工程時,必須加強宏觀規劃布局,根據信息化建設切實需要,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