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印刷創造未來制造技術

時間:2012-0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印刷采用的是一種噴水就可以沖走的軟聚合物制成的犧牲性支持結構。NeriOxman的設計甚至超越了現有3D打印機的極限,這一立方體非常復雜,甚至無法完全去除中心所有的輔助材料。

  麻省理工學院(MIT)NeriOxman教授與CraigCarter教授合作制作了一個雕塑作品,作品展示了3D印刷的發展潛力,使用的一些技術是傳統制造技術無法采用的。

  該雕塑是一個立方體,在一側印有文字“MakingtheFuture”。研究人員依靠熱力學和材料動力學方程來開發這些結構。定義雕塑形狀所采用的算法,是基于高溫下兩種混合流體會完全溶合,但冷卻時兩種流體就開始分離的自然過程。

  而為了刻這些字母,CraigCarter引入其他方程,使一種“液體”被吸引到字母上,而另一種“液體”被排斥。通過調整算法,直至形成所希望的式樣,再送到一家名為Objet的3D印刷公司,制成6英寸的立方體。

  使用該技術制作立方體,要采用噴墨打印機,噴上一層聚合物油墨,然后暴露在紫外光下進行固化。印刷采用的是一種噴水就可以沖走的軟聚合物制成的犧牲性支持結構。NeriOxman的設計甚至超越了現有3D打印機的極限,這一立方體非常復雜,甚至無法完全去除中心所有的輔助材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