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霍尼韋爾與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協議,共同開展中國首個智能電網需求響應項目。此次簽約標志著該需求響應系統示范項目的正式啟動。
根據此次簽署的協議,霍尼韋爾將在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選定設施上部署自動需求響應技術開展示范項目,其中包括辦公樓、政府辦公設施和商用樓宇以及工業廠房。這一示范項目是中美能源合作計劃(ECP)的一部分,得到了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旨在推動中國智能電網行業標準和相關法規的開發和制定。
全球70%的電力消耗和大部分的溫室氣體排放都來自于建筑物?;裟犴f爾的智能電網技術和專長將供電設施和其用戶緊密相連,幫助用戶自動調整能耗,從而減少對電網的需求?;裟犴f爾于2011年2月被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選定開發實施中國首個圍繞建筑用電需求側管理而開展的智能電網示范項目及可行性研究。
據了解,該項目部署的自動需求響應技術可有效削減15%~30%的峰值負荷。如果大規模實施的話,就相當于建立了一個“虛擬發電廠”,從而達到降低需求的效果。未來該項目將為開發區每節約1%電能損耗,省下約1000萬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尋求建立更有“智慧”的電網,以此來更好地管理與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并提高國家電力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效率。電網智能化可以幫助能源密集的商業和工業用戶依據能源的可用性和價格來更加有效地管理用電的方式和時長。“十二五”期間,中國在智能電網上的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2020年全面建成強大的智能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