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美國超導主辦的“低電壓穿越技術圓桌論壇”在京舉行。國內風電行業知名技術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并針對目前我國風電發展中的熱點課題———低電壓穿越技術,進行了充分討論。
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介紹了2011年我國風電裝機及并網情況。
針對2011年我國風電裝機及并網情況,與會專家還提出,作為風機主機廠家,應全面客觀地理解低電壓穿越要求,從風機整體考慮滿足電網導則的要求。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分析,2011年我們發生了很多事情,反映我們機組的質量存在一些問題。從機組本身我們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嚴格,另外我們風電場施工過程管理跟不上。所以從2009年到2011年4月,燒毀、倒塌的機組有16臺,葉片材料不合格成批更換,機組不具備低電壓穿越功能造成脫網。但是從事故分析結果來看,還沒有出現機組設計上出現的問題。但是我們出現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管理不嚴,最典型的就是因為有故障信號不能開機,然后屏蔽了故障信號開機造成問題。另外就是我們施工監督不到位,包括強度不合格,電纜接頭不合格,最后引起了脫網事故。
當然我們沒有嚴格的標準依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出現這些事故之后,我們經過調研,提出了措施,正在改進。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戴慧珠指出:“低電壓穿越不光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綜合問題。”低電壓穿越是對風機整體和風電場的要求,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對單個風機或者是風機特定部件的要求。
美國超導首席技術官Martin7Fischer詳細介紹了美國超導已在華銳風機上通過測試并完全滿足中國電網導則的風機低電壓穿越解決方案,以及基于廣泛應用于全球風電的技術經驗,該公司滿足全球其他地區低電壓穿越要求的低電壓解決方案。
與會專家結合具體項目進行了技術溝通,認為美國超導的方案技術先進、優點突出,對于成長中的中國風電低電壓穿越標準和相關技術及檢測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
李俊峰強調:“作為一家來自美國的先進企業,美國超導應引領所在行業的發展與標準制定,并超前關注和解決一些行業中存在的問題,這是其存在的價值。”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標準部主任、北京電工經濟技術研究所標準分所所長盧琛鈺表示,總體來說,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全產業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體系,但是風電標準建設相對滯后,缺失風機制造、質量保證體系的標準,缺失安全運營、維護管理以及與我們國情相適應的實施監測和故障診斷的技術標準。歡迎國外企業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為中國風電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