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打破節能服務發展瓶頸 打造完整產業鏈

時間:2012-0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明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需下降17%。

  “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明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需下降17%。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節能工作的動力和壓力與日俱增,節能服務產業任務繁重。

  目前,我國節能服務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但目前面臨四大挑戰,需要發展全產業鏈模式,完善投融資平臺,增強企業技術資金實力,加強產業規范指導等一系列問題。

  打破產業融資難瓶頸

  挑戰70%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難

  國家節能目標和各類工作方案的制定,為節能服務產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資金匱乏讓本就實力薄弱的中小節能服務企業望而興嘆。

  產業普查顯示,融資困難依然是節能服務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業內專家提到:“有超過70%的中小企業認為,節能服務產業現階段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融資難。”由于資金受限,有些節能服務公司不敢接大單子,影響了公司發展,甚至不得不關張停業。

  解題發揮平臺作用選擇多渠道融資

  “市場并不缺錢。在政策引導下,很多資本都熱情高漲,但也很茫然。有錢的不知道應該往哪兒投,需要錢的不知道應該找誰去要,市場缺乏一個平臺。”專家說。

  除了利用投融資服務平臺,企業也需要要多渠道融資,“不要僅僅盯著銀行貸款,要利用各類融資方式,融資租賃、信用擔保等,還要利用好各類資金,如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等。”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

  “推進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靈活多樣的金融服務,建立適合于合同能源管理特點的信貸審批機制,引導和支持各類金融擔保機構提供風險分擔的服務。”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在峰會上表示。

  總之,解決融資難需構建由信貸市場、資本市場、股權投資、擔保體系和政府引導構成的完備高效的融資體系,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多渠道解決融資難題。

  讓節能服務企業成長為巨人

  挑戰企業實力普遍薄弱

  節能服務公司總體實力不強,現有節能服務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人才短缺,技術力量薄弱,融資能力不強,服務水平不高,缺乏獨有的技術、產品和設備,缺乏合同能源管理的經驗。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節能服務公司大多數企業都是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型民營高科技企業。目前市場上真正能幫助用能企業開展從節能診斷到節能項目設計、施工、融資、運行和維護,特別是結合工業生產工藝特點開展“一條龍”節能技術服務的公司,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無法滿足市場巨大的需求。

  此外,從整體狀況來看,我國節能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條尚未形成,節能服務公司主要以中小型的民營企業為主,提供“點對點”式的節能服務。而大型節能工程通常涉及系統集成,落實節能工程需要引進多項技術和多家供應商,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節能服務行業的發展。

  解題壯大骨干企業打造完整產業鏈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加快培育骨干龍頭企業,帶動節能服務公司做大做強。”

  他表示,節能服務公司要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要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經營,規范經營,誠信經營,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

  找回失去的行業誠信挑戰弄虛作假與誠信缺失

  2011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取消15家節能服務公司的備案資格,引起節能服務產業對行業規范缺失的思考。

  “個別企業在備案申請和項目資金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一語道破節能服務行業中的誠信缺失問題,“一些企業將工程實施的合同、設備銷售分期付款合同等充當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同,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巨額獎金著實存在巨大誘惑。2011年6月發布的《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了節能獎勵金額,東部地區為每噸240元,中西部地區則為每噸300元。

 

  據了解,有些企業前幾年節能量只有幾十噸標煤,2011年節能量突然飆升至幾十萬噸標煤,“這么算來,可以領到千萬元的節能獎勵,這顯然不合常情。”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沈龍海表達了對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企業非常不滿。

  “政策原本是要鼓勵節能,但在利益誘惑面前,不排除有個別企業虛報節能量,騙取國家財政獎勵。”沈龍海曾指出,行業發展缺乏誠信規范體系,背離了政策出臺的初衷。

  解題建立第三方評估與國家標準

  節能量的測算亟待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參與。

  2011年9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第三方節能量審核機構名單”,共有26家認證機構名列其中。26家中有8家政府所屬機構,4家會計師事務所,還有一些行業中介公司。

  積極培育第三方節能量審核評估機構,是節能服務協會主任吳道洪的新年期待,“節能服務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發展專業咨詢服務公司將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沈龍海指出,除了第三方外,還應該抓緊制定節能量測量和驗證的國家標準,“歐美等國外發達國家,已經有比較系統的標準計算能耗,也就是計算節能量的標準和方法。”鑒于我國節能減排形勢之緊迫,“應盡快公布實施國家節能測量標準,為加強監督執法提供政策依據。”

  稅收減免“人人可享”

  挑戰企業享受優惠稅收門檻高

  回望2011,有關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具體政策開始落實。其中,最令人關注的便是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的稅收減免政策。

  為促進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廣,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從2011年開始,節能服務公司所從事的節能減排項目將享受到“免營業稅,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三項優惠政策扶持。

  但是,這個政策只有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適用,并不是任何一家節能服務公司都能享受稅收優惠。眾所周知,節能服務公司做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有實力過硬的企業才能享受此項稅收優惠政策。

  即便是有能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服務,也必須是效益分享型才能享受到這項優惠政策。然而,很多用能單位出于對節能服務公司的不信任,并不愿意接受效益分享型,而更愿意接受能源托管型或其他管理模式。

  目前情況下,節能服務企業實力普遍偏弱、節能服務產業管理模式分散,從這個意義上說,并不是很多企業能享受到豐厚的政策“福利”。

  解題稅收細則盡早落實

  在2011年里,國家首次開展對節能服務公司的備案登記、財政首次對合同能源管理進行節能獎勵、稅務總局首次發布稅收優惠政策、各地市首次發布鼓勵措施、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首次作為國家重點節能工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首次納入國家發展規劃。

  六個“首次”給節能服務產業注入而強大的支持力量,特別是節能服務產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納入了“十二五”規劃,增添了產業發展的信心。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叢明日前公開表示,落實完善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實行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稅收政策,是2012年國家稅收工作兩個重要內容,支持小企業和促進節能這兩個關鍵點,從某種意義上表明國家稅收政策將繼續加大落實對節能服務產業的支持。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