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物聯網催熱“智能產業”

時間:2012-0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互聯網當初沒有考慮賺錢是成功的,而要作物聯網不考慮賺錢是不可能成功的。”

  “互聯網當初沒有考慮賺錢是成功的,而要作物聯網不考慮賺錢是不可能成功的。”29日,在“珠三角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中山)學術交流會”上,國家973物聯網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強調,物聯網的發展要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物聯網簡言之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的應用將催生“智能產業”的新發展。

  ■應用前景

  物聯網助推智能產業發展

  今年5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電信研究院發布了《物聯網白皮書》。其中提到,當前物聯網已成為各國構建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和重塑國家長期競爭力的先導領域。發達國家通過國家戰略指引、政府研發投入、企業全球推進、應用試點建設、政策法律保障等措施加快物聯網發展,以搶占戰略主動權和發展先機。我國具備一定的應用,技術和產業基礎,并以建設物聯網產業園區、智慧/智能城市建設和應用示范等為標志,形成物聯網發展熱潮。

  趙偉說,現在的物聯網只在特定范圍內應用,是垂直式的物聯網。未來,物聯網應用將擴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領域。據悉,現有的物聯網技術已經在食品安全監測、遠程診斷等方面表現不俗。在人們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領域,生產、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可以通過傳感技術進行追蹤監測。

  “無論是智能醫療還是智能物流,都可以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布局之中,智慧城市已經成為物聯網建設的熱點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測繪專家李建成告訴記者,在物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之下,“智慧城市”打造越來越成為現實。

  “與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所連接的東西更多。互聯網可以看到初步的統計,互聯網聯到的數量級是每個人都可以在網里占一份。但物聯網不一樣,你這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的傳感器,數量級可能增加3個,可能到10的12次方,甚至更高。要達到像互聯網方面一樣使用,那需要物物相連,所有的物都可以連進去。所以規模和要求更大。這是搞物聯網需要面對的難題。”

  趙偉認為,物聯網未來最大的挑戰,是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構建業內公認的物聯網平臺,不過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中山現狀

  我市企業嘗物聯網“頭淡湯”

  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帶來了技術的變革和創新,還不斷催生出新的生產方式、交易方式、組織形態、競爭格局和發展模式。我國已將物聯網的發展列入“十二五”規劃,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面對物聯網的誘人前景,我市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也開始利用物聯網技術發展“智能產業”。廣東香山衡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瑞軍告訴記者,今年5月,他們公司與東南大學成立了香山衡器物聯網技術聯合實驗室,目前已開發出了5000多臺溯源衡器在寧波作示范推廣。目前全國能生產這種衡器的企業不到10家。高瑞軍介紹,利用溯源秤作為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終端,實現食品信息錄入、傳遞、記錄食品安全信息、交易信息,并向消費者打印質量溯源憑證(追溯碼),憑借此證消費者可以通過查詢終端機、互聯網、手機短信或撥打熱線的方式,查詢自己所購買食品質量是否合格,信息內容包括:食品產地、生產情況、用藥情況等信息,而該產品采用的正是物聯網技術。

  記者獲悉,國內首款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小武松”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日前正式研發成功。該系統產品也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準確、全天候的監測線路中的漏電、電流和溫度變化,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用電情況變成可視的數字監控,從而把電氣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除此之外,廣東健康醫療信息技術服務區也正在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健康管理。

  ■新聞鏈接

  廣東物聯網產值明年擬超千億元

  今年年初,廣東正式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廣東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到2012年,廣東物聯網產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發明專利受理和技術標準超過1000項,機器對機器(M2M)應用終端數量超過1000萬臺。到2015年,在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短距離無線通信和網絡、M2M和嵌入式系統等重點設備制造領域建成一批產業集群,形成國內重要的產業基地。

  在技術方面,將重點突破物聯網芯片、RFID、光纖傳感、各種傳感器融合、嵌入式智能裝備、物聯網IP組網等關鍵技術,以及物聯網的相關標準、交換接口、信息安全、云計算協同等共性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