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微機專業委員會)、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舉辦的2011年嵌入式技術開發論壇暨2011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陽光大廳隆重舉辦。來自北京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兩百多名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和周邊資深電子技術工程師參加了此次盛會。
論壇的主題圍繞著嵌入式系統的發展與中國電子產業的未來展開。從智能手機到平板電腦,從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從工業自動化到先進的醫療設備,嵌入式市場正在經歷顯著的全球增長以及技術變革,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也是增長最快的手持設備、消費電子、嵌入式設備市場之一,強勁的市場需求鼓舞著前沿技術和新型應用模式不斷涌現,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方向和動力。
中國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興教授以“納米尺度硅基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及思考”為題,拉開了本次論壇的序幕。在報告中,張教授提出了功耗密度,器件漏電,電路延遲和集成技術是未來納米級集成電路發展的四大需要解決的問題,涉及的挑戰包括微細加工、互聯技術和功耗問題。張教授在報告中還介紹了未來嵌入式SoC技術的發展方向,即未來SoC=傳感+處理+執行,并介紹了半導體工藝發展的最新進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榮譽理事長,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芹生帶給與會者的演講側重于介紹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現狀和發展機遇。在報告中,王總回顧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歷程,從最初只有幾家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年產值超過600億的龐大產業。當然對比于中國的電子產業,集成電路設計在中國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張教授介紹的未來SoC趨勢中,傳感和處理是兩個關鍵的要素,而這是飛思卡爾公司報告的主題,飛思卡爾汽車電子微控制器產品經理李興進攜手飛思卡爾傳感器亞太區產品應用經理孫淙共同為大家帶來了汽車微控制器和近年來最熱門的傳感器技術發展趨勢介紹以及市場需求分析。處理器,一直是嵌入式技術中重要的應用領域,處理器架構則是研發處理器產品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起點,從龍芯到君正,國產處理器正在一點點追趕著國際先進的部分,MIPS中國區高級市場經理費浙平就從“現代嵌入式CPU的發展和演變”談起,介紹了基于MIPSRISC架構基礎開發處理器產品的優勢和國內企業取得的進展。
前面的報告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為與會聽眾闡述了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在大會最后一場報告中,親歷50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的著名學者、行業評論家莫大康則從統計分析的角度為大家帶來一個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在題為“全球經濟減緩——半導體產業的機會在哪里?”報告中,莫大康用各種翔實的歷史數據分析及最新預測分析數據為基礎,點明未來幾年半導體產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主題報告之后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2011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頒獎典禮,中國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興教授,電子產品世界陳秋娜社長,電子產品世界主編王瑩女士,共同為2011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獲獎廠商頒獎,27個獎項的獲獎廠商代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陽光大廳的會場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了2011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各個單項獎的獎牌,并與頒獎嘉賓合影留念,為2011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畫上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