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昨日正式公布。根據該目標,到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這無疑是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最大利好。按照這個規劃,風能、太陽能裝機容量均將有數倍增幅。
具體而言,規劃提出到2015年風電將達1億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行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份,中國國內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達3913萬千瓦。據此,風電裝機在未來四年內將增長2倍多。
規劃提出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將達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200億千瓦時;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光伏發電預計裝機容量至少可達200萬千瓦,累計裝機可能突破300萬千瓦。由于中國太陽能發電主要依靠光伏發電,據此推算,光伏發電裝機將是目前水平的近5倍。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的說法,中國光伏產能大大超過目前國內的光伏裝機水平。而按“十二五”末1500萬千瓦的國內市場衡量,據目前累計300萬千瓦的國內裝機,尚有1200萬千瓦的市場空間。
尚德電力公關總監陳曉東表示:“無論從企業長期發展,還是從目前處境來說,這都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此前曾有媒體質疑光伏發電目標增長太快,不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一位專家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應該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十二五’15吉瓦的目標合適。”
德同資本的一位分析員對記者表示,他們選擇投資項目不是看短期市場情況,主要考慮長期的走勢。他認為風電都屬于清潔能源,是未來的趨勢,長久看前景很好。
至于外界關注的資金問題,財政部國際司副司長王忠晶說,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已經確定開展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二期合作。中國將使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約3000萬美元,解決可再生能源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另外,據悉國家能源局下一步將推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目前該配額制已經有了一個基本框架,可能在明年初形成和實施,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