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研究院:中國稀土產業化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時間:2011-1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15日提供的消息說,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中國已成功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品質稀土金屬及合金產業化制備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15日提供的消息說,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中國已成功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品質稀土金屬及合金產業化制備技術,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材料保障。

  被稱為工業“維生素”的稀土,是17種元素的統稱。上世紀80年代至今,隨著稀土磁性、催化等材料的快速發展,全球稀土應用大幅增長,一些國家甚至將其列為本世紀的“戰略元素”。其中,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已成為汽車、電子、IT、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的重點支撐材料。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預計,未來10年,以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為核心的稀土功能材料仍將是稀土應用的重點,也是國際尖端技術領域競相爭奪的戰略制高點。稀土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需要高品質的稀土金屬和合金作為基礎原材料。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資源國,稀土儲量大,礦種全。經過近50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產量占世界稀土總量的90%以上。但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稀土金屬產業規模較小,生產工藝落后,產品純度低。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新聞發言人張世榮介紹說,為了改變中國稀土金屬及其合金生產技術、設備落后和產品檔次低的現狀,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中國加強研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張世榮表示,通過技術攻關,中國提高了稀土金屬冶煉水平及產品檔次,高純稀土金屬純度≥99.99%,單爐產能提高了10倍以上,能耗降低六成左右。中國的稀土釹鐵硼磁體已進入國外壟斷的高新技術領域。

  張世榮所在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為“兩彈一星”、“神舟飛船”等提供了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其中,該院下屬的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的技術,支持了全球65%以上的稀土產品生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