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挖掘機:誰“主宰”了我的“芯”

時間:2011-12-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我國城鎮化,基建項目的有序推進,挖掘機市場前景看好。據了解,僅2011年1季度,國內挖掘機產品銷量就達到7萬多臺

  ——之淺析國內配套液壓件市場的現狀

  隨著我國城鎮化,基建項目的有序推進,挖掘機市場前景看好。據了解,僅2011年1季度,國內挖掘機產品銷量就達到7萬多臺,同比增長60%。漲勢如此迅猛的挖掘機市場,對液壓件配套的需求潛。然而國內核“芯”零部件一直以來發展落后,特別是國內大中型挖掘機的液壓件配套件嚴重依賴進口。筆者認為就目前來看,國內挖掘機產業缺的不是市場,而是自主研發的產品核“芯”部件——配套液壓件。

  就目前情況分析,一方面國內液壓件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以絕對的優勢壟斷,另一方面國內液壓件產業一直以來難成氣候。也就意味著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依然難以擺配套液壓件市場被壟斷的局面,然而要想擺脫被動局面,唯有攻破這一核心技術。

  我的市場你“規劃”

  盡管國外主要液壓件供應商在不斷提高產能,但國內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產品供不應求,國內企業之間無可避免的上演“爭奪”戰。

  于是暴露出兩個問題:其一,國內挖掘機總體產量被“規劃”。曾有業內人士透露:“作為占有中國液壓市場70%份額的川崎很大程度上調控了國產挖掘機的產量,他的配套液壓件供應量決定了國內能夠生產多少挖機。換句話說如果他給你三百套,你就做不出三百零一臺產品!沒有關鍵零部件供應,主機產‘能’無從談起。”其二,國內配套液壓件需求方喪失定價權。由于沒有定價權,主機成本價格始一直以來高不下。據統計,進口零部件成本占有制造總成本的40%以上,利潤接近行業利潤的70%。于是造成國內挖掘機利潤上不去,價格下不來的困境。

  技術難突破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尋求核心零部件技術上的突破,特別是國內非常優秀的企業,然而事實證明這條探索之路走的異常艱難。上世紀90年代,徐工集團與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在江蘇組建挖掘機合資公司,目的就是希望向卡特彼勒學習液壓件等挖掘機的零部件技術。但是多年來,外資公司一直在液壓件等關鍵零部件方面對中國企業進行技術封鎖。同樣試圖通過收購海外零部件生產企業達到掌握其核心零部件技術的柳工依舊未果。

  此路不通,唯有自主研發。于是乎問題接踵而來,諸如國產配件精度不夠、密封性能不足、鑄造技術水平不夠、部分特殊鋼材產品尚無法生產等等問題導致高端液壓件很難有太大突破。

  多方聯動欲殺出一條血路

  技術短板,受制于人,讓國內的各級政府部門認識到了中國發展高檔核心液壓元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日前,國家已將中國發展高檔核心液壓元部件列入了科技攻關發展計劃,對部分骨干企業提供無息貸款資金支持。扶持政策一聲令下,國內主機企業率先發力,三一,中聯,柳工,徐工等國內行業巨頭紛紛投入到了液壓技術的自主研發中,掀起一場投資熱潮。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的企業不斷探索突破,建立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院校研發機構,國內與國外的合作交流以及國家對企業扶持,并形成長效機制,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擁有自己的中國“芯”,自己成熟的配套液壓技術,那時欲爭天下,何患受制于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