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提供的最新監控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一周內(12.5-12.9),國內現貨鋼價仍是盤整走低局面,且南北鋼價差距進一步拉大。
上周分區域鋼材價格變化如下:上海區域鋼材價格趨于高位,單周價格上漲20元/噸,截至12月9日報在4370元/噸;北京區域鋼材價格持續走弱,截至12月9日報在4120元/噸,單周價格下跌50元/噸;廣州區域鋼材價格震蕩偏強,截至12月9日報在4700元/噸,單周價格上漲30元/噸。
鋼鐵現貨交易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國內主要市場優質品二級螺紋鋼25mm平均價位在4459元/噸,較上周五下跌10元/噸;6.5mm高線平均價位在4631元/噸,較上周五下跌20元/噸。數據顯示,國內鋼價已經連續三周走弱,且南北鋼價走勢進一步分化,以二級螺紋鋼為例,目前北京市場跟上海市場差價在300元/噸以上,跟廣州市場差距更是接近600元/噸,如此明顯的價差尚不能刺激北貨大舉南下,這也反映出市場的冬儲意愿的低迷。
隨著嚴冬的來臨,各地的市場成交都呈逐步走低勢態,而近期上海市場的降溫降雨天氣也不利于下游用戶提貨和施工的展開,所以上周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終端采購量環比出現了13.17%的明顯回落。可以看出,需求疲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到貨有限、庫存偏低也是當前的現實局面,所以市場雖無趨勢性上漲行情,但部分規格表現仍能成為亮點,支撐價格堅挺運行。
上周影響國內建筑鋼材市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鋼廠調價繼續維穩。本周鋼廠對出廠價格調整普遍較為謹慎,僅少數鋼廠根據訂單情況小幅調整了出廠價格。由于資金緊張以及對后市預期不明朗,目前北方商家冬儲的積極性仍然很低,同時鋼廠盈利情況并不理想,對于商家冬儲也難以給出過多的優惠政策,市場總體處于僵持局面。
其二是原材料價格漲跌不一。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唐山地區普碳方坯價格為3830元/噸,周環比下跌6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3440元/噸,周環比持平;山西地區焦炭價格為1780元/噸,周環比持平;唐山地區66%品味干基鐵礦石價格為1220元/噸,周環比持平。與此同時,品位63.5%印度粉礦外盤報價為147美元/噸,周環比上漲3元/噸。
其三是建材庫存再現增倉。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本期國內主要城市建筑鋼材總庫存為596.02萬噸,較上周末增加7.26萬噸,增倉幅度為1.23%,這也是鋼材庫存連降8周之后首現增倉。提醒關注的是,由于當前市場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貿易商對后市持普遍觀望態度,多無囤貨和抄底意愿,這也是當前市場到貨有限、庫存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冬儲需求未得到有效釋放之前,預計年前拉高行情也很難出現。
另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從鋼廠生產情況來看,11月中下旬以來陸續有部分中小鋼廠開始復產,鋼廠開工率低位出現回升。據鋼協統計,11月下旬重點統計會員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50.26萬噸,旬環比增長1.25%;預估11月下旬全國粗鋼日產量為168.52萬噸,旬環比增長1.29%。11月份全月國內粗鋼日均產量為167.42萬噸,較上月下降5.07%,為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已連續五個月環比回落。
目前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將會影響未來行情走勢,值得關注:
其一、CPI創下14個月新低。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2%,創14個月來新低;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8%;PPI同比上漲2.7%,創兩年來新低。CPI數據顯示,通脹形勢已經得到了一定緩解,保增長有望成為明年工作的重心。
其二、人民幣加速貶值。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1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月度貶值189個基點,貶值幅度達到0.39%。這是2010年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14個月升值后,首次單月貶值。而至12月7日,即期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第六個交易日觸及跌停。人民幣加速貶值或也在一成程度上說明了熱錢流出的趨勢,從而加大了存準率的調整空間。
其三、年前資金相對充裕。央行周二在公開市場發行了500億元1年期央票,同時進行5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周四發行60億元3月期央票。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710億元,提前實現月度資金凈回籠,終結自4月份以來連續8個月的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類似跡象表明,隨著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和年底財政存款的釋放,年前市場資金面或將持續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