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試點監測城市多以“尚在科研”為由,暫時未有開放監測結果,但對新的空氣監測設備的需求和采購正在蔓延擴大,環境監測儀器這一相對沉寂的行業,眼下正在國內形成新的“藍海”。
首都北京的迷蒙大霧中,一份關于PM2.5濃度檢測的報告顯得格外“透亮”。
12月4日(周日)晚,美國駐華使館在twitter上發布最新北京PM2.5監測數據顯示,當晚7點其監測到的PM2.5濃度為522,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00,健康提示為“BeyondIndex(指數以外)”。
由于這“超出了該污染物的值域”(此前公布最高濃度500),令新的一周剛開始,許多民眾紛紛關注和熱議此次“爆表”現象。而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4日北京天氣為中度污染,5日為輕度污染。在2010年11月21日,美駐華使館的PM2.5監測數據也曾“爆表”一次,當時使館在推特上描述其為“Crazybad(糟糕透頂)”。
今年11月1日起,我國出臺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的環境保護行業標準,開始對PM2.5測定進行了規范。
據記者了解,不少試點監測城市多以“尚在科研”為由,暫時未有開放監測結果,但對新的空氣監測設備的需求和采購正在蔓延擴大,環境監測儀器這一相對沉寂的行業,眼下正在國內形成新的“藍海”。
有報告指出,位于河北的先河環保(300137.SZ)和外資企業賽默飛世爾這兩家企業在該業務領域約占60%的市場份額。
先河環保:市場占有率30%
在美國使館和北京市環保局關于監測數據的差異爭論中,公眾對于PM2.5的集中關注讓國內最大空氣監測設備供應商先河環保再一次“走紅”。
12月5日,該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王少軍向本報記者表示:“PM2.5是新增的一個指標,但對我們來說已是日常業務的一部分,作為灰霾監測的其中一項內容,其它還包括一氧化碳、臭氧、重金屬等領域。”
PM2.5主要影響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是造成灰霾天氣的“元兇”之一。無論短期或長期暴露,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王少軍告訴記者,早前的空氣監測多采用“三參數”方式——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后來逐步加入指標,過渡到五參數,甚至七參數的新監測階段。
先河環保曾研制出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后推廣使用。2011年前3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凈利潤達2684.7萬元。
“監測行業比較新,是一個新的市場。隨著這一新標準的落實推廣,市場規模也會自然擴大,”王少軍向記者表示,“先河環保早前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成為目前空氣監測領域國內最大的設備商,現在差不多占全國30%的市場份額。”
賽默飛世爾:欲引生產線入華
中國新標準的推出,以及即將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自然也看在外資設備巨頭的眼中。監測設備供應商賽默飛世爾成為先河環保之外,中國目前在空氣監測設備領域最大的外資供應商。
該公司環境與過程儀器事業部商務總監周曉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新標準的增加,以及早前不少大中城市提前進行的科研性研究所需,已經有很多地區采購了賽默飛世爾PM2.5監測產品。“盡管市場規模很難確定,但目前全國有2000多個環境監測點,隨著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鎮人口的增多,到2016年還會增設,結合媒體所報道30萬元及以上一臺儀器的價格,僅此推測就是一個不錯的市場。”周曉斌表示。
12月5日,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盤雨宏也向本報記者指出,以PM2.5檢測設備為例,目前非國產設備市場占有率應該超過70%。國內供應商的優勢在于價格,國外供應商的優勢在于質量。在設備采購上,政府采購通常會傾向于國內企業,而大型企業采購很少考慮國內企業。
盤雨宏告訴記者,另一大監測市場則是污染企業,這部分市場遠比環境質量監測設備的需求量要大得多,因此,由PM2.5引發的環境監測市場設備需求量將首先在政府采購上凸顯,后續將逐漸擴大到在線監測體系,監測設備的市場增速將會超過20%。
“我們其他的氣體監測儀器在中國都有生產,PM2.5的目前還主要進口,現在有這個打算,引進在國內生產。”周曉斌向記者表示。
300億/年的市場規模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2010年,我國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達90億元,2011年上半年,銷售規模近50億元,由于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具有顯著的季節性,下半年占銷售收入比重更重,預計2011年全年,環境監測設備銷售收入將達130億元左右。
未來5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預計至少在30%以上,預計到2015年,中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
但目前,除去先河環保和賽默飛世爾,國內其它提供空氣質量檢測系統的生產企業僅十多家,有多少本土企業能分享這場盛宴尚未可知。
王少軍也向記者坦言:“我們國內不少地區,尤其是南方省市,選用國外產品的很多,在大氣監測領域坦白說,國外的技術更加成熟,國內不少廠家多是處在代理階段。”
對于外資供應商來說,擁有國際通行的認證,亦是其競爭力優勢的體現。周曉斌告訴記者,賽默飛世爾包括PM2.5監測儀器在內的設備,都擁有美國環保局(EPA)的認證。
“這是國際上認可最多的一項認證,國內廠商目前在EPA網上還很難見到,”他表示,“而且我們在連續監測值的穩定性上也有獨到專利技術,可保證數據的長期可靠。”
盤雨宏也向記者指出,盡管國產設備滲透率現在迅速提高,但是行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產品以低檔產品居多,功能單一,故障率高,附加值低,在品種和數量上也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使用時還存在監測頻次低、采樣誤差大、監測數據不準確等問題。而行業內企業則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市場集中度低,科研水平能力有限,缺乏上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