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tsl.nyse)董事長兼ceo高紀凡看到1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日的裁定結論后,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還是要繼續觀察一段時間,也要做一定準備,畢竟整個調查要持續半年左右。”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天認定,由于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對美國市場出口價低于公平價格,并且得到中國政府補貼,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也有光伏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內光伏企業應該從自身去尋找原因,不要低價惡性競爭,不要盲目投資,同時對于國內及其他地區的光伏市場也要充分調研,大力開拓。
美國將初步裁決
美國太陽能設備制造商solarworld等公司此前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此類出口產品征收49.88%至249.96%的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分別于2012年1月和3月就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作出初步裁決。
高紀凡告訴記者,“傾銷和補貼”的確認主要是集中在兩點:第一,中國產的光伏產品價格是否低于成本價;第二,中國銷往國外的光伏產品價格,是否低于其本國產品價格。不過這兩點現在來看都是不成立的。“盡管中國多家光伏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有大量的虧損,但這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光伏多晶硅、硅片及電池組件等價格因為海外市場需求減弱而大幅下跌,那么產品價格自然會出現暴跌。但長期看,中國企業的產品并沒有低于成本價銷售。”
一位國內律師也向記者介紹,美國企業所提出的對中國產品實行“雙反”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前幾年,當時光伏產品價格雖然有波動,但還不至于是低于成本價銷售,而且很多時候光伏產品價格也是貿易和市場行為,如果國光伏公司全都低于成本價格銷售的話,是無法保障企業的長期利潤和可持續發展的,這是違背商業運作規律的。
避免低價搏殺
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美國去年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價值12億美元,從其他國家的進口額為15億美元。
光伏產品價格在上周還繼續下跌,如多晶硅、硅片及電池片、組件的跌幅環比前一周在1%到6%之間。其中高純多晶硅價格達到了30美元/公斤,這已接近國際一流多晶硅企業的成本價,并且是今年多晶硅最高報價的三分之一。
此外,單晶電池片從1.95美元/片下滑到了1.15美元/片,而且目前可能還在探底。
但一位江蘇當地的太陽能銷售主管楊先生則對記者說,市場上已有報價在6元/瓦的超低組件了,“我們覺得這種價格完全是低于成本的,令很多銷售人員心驚肉跳。如果還這樣繼續不顧一切地降價,可能很多公司會無法支撐而大面積破產倒閉。”
楊先生表示,中國光伏企業下一個贏利點可能在中國、南非、中東、亞洲其他國家等地。由于1元/千瓦時和1.15元/千瓦時的兩類電價政策啟動,導致國內光伏電站項目建設速度加快。不少人士預測,中國今年的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2gw,是去年的一倍以上。而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日前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報國家能源局的光伏項目可能也已經接近4gw,數量很龐大。據了解,有些電站投資商為了趕在今年12月底前建成光伏電站(因為明年1月的光伏上網電價可會從每千瓦時1.15元降低到1元,會影響企業收益),所以在加緊采購組件。
當然,目前國內組件銷售商也同樣存在著回款慢的風險。因為國內信貸收緊及電站投資商的資金并不是非常充沛,因此一些光伏組件的回款時間從以往的3個月增加到了6個月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