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中國北車重慶基地制造的首列地鐵車正式下線。這是由中國北車控股企業重慶長客軌道公司全工序生產的首列地鐵車,從鋼結構焊接組成到整車裝配全部實現“重慶造”,總體技術水平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北車西南產業基地自此擁有能夠完全產業化、批量化的生產能力和水平,能滿足重慶乃至中國西南地區未來軌道交通發展的需要。以此為標志,中國北車在國內各直轄市和各中心城市設立的研制基地也正逐漸形成產能,滿足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急速發展的需求。
此次下線的地鐵車集成了完全國產化的牽引系統和空氣制動系統,列車網絡控制系統是我國專為軌道車輛的列車控制和通信而設計的一套分布式車載計算機控制系統。車體結構采用了薄壁筒型整體承載結構及不銹鋼材料制造,車體設計壽命可達30年以上,年度可運行10萬~12萬公里;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00公里/小時;地鐵車可拖掛4~6節車廂,在拖掛6節車廂時,最多可乘1880人。重慶長客軌道公司不僅能生產輪軌式地鐵車,還能生產重慶特有的單軌地鐵,今年9月23日通車的重慶輕軌3號線所運用的單軌車輛即全部由重慶長客軌道公司生產提供。2012年重慶長客軌道公司將排產432輛車,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元。
權威統計表明,到2010年底,我國已有36座城市向國家主管部門上報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其中有28座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得到政府批準,共規劃線路90多條,總里程約2700公里,總投資超過10720億元。未來10年將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大發展的時期。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陸將約有40個城市發展軌道交通,總規劃里程7000多公里,其中尤以中心城市規劃最為集中。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城軌車輛和設備投入運營,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此外,以中心城市為中心,溝通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都市快軌、城際軌道交通等也正形成規劃。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北車分別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以及深圳、珠海、泉州等中心城市構建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依托中國北車所屬的長客股份公司、大連機車公司、唐車公司等企業,在這些地區建立相應的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在上海建立的研制基地——上海軌發公司目前除了滿足長三角地鐵供應外,還為阿根廷、伊朗等國制造地鐵;重慶長客軌道公司每年能夠制造300~500輛獨具特色的單軌地鐵以及數量較多的輪軌地鐵,將覆蓋西南、西北部發達地區;在天津、泉州建立的地鐵研制基地也將形成產能。中國北車還將在珠海設立研制有軌電車的研制企業,滿足新興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需要。
重慶長客軌道公司首列地鐵車的下線,則為建設中國北車西南軌道交通產業基地邁出了堅實一步,并實現了重慶軌道交通車輛制造、關鍵零部件生產配套加工產業鏈的高速起步,將強力拉動和促進重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的建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