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下稱“廣東管網”)今天將首次接收西氣東輸二線的天然氣,廣東天然氣“全省一張網”由此開始投入使用。中石油入股廣東管網也大局已定,將成為國內首張由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參股的省級天然氣主干管網。
記者獲悉,今天西氣東輸二線廣州末站的天然氣將首次進入廣東管網一期工程的鰲頭首站。大約經過20多天的調試后,鰲頭首站才會將天然氣輸送至廣州市接收西二氣的配套工程。
2011年6月30日,西氣東輸二線東段竣工,中亞天然氣穿越萬里抵達廣州末站。今后,西二線將有100億立方米天然氣輸送到廣東省,其中40億立方米直供深圳,60億立方米供應給廣東省內其他地區。
根據廣東省政府與運營西二氣的中石油的協議,這60億立方米將交由廣東管網輸送至各市。但是,為什么拖了近五個月后,西二氣才首次進入廣東管網呢?一方面是交接雙方的一些設備還需要調試,另一方面因為廣東管網的股權之爭尚未落定。
2008年3月,中海油、中石化與粵電集團共同出資、注冊成立了廣東省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下稱“廣東管網公司”),負責規劃、建設和運營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三方的股比依次為40%、30%和30%。
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一期工程2010年3月全面開工,它全長467公里,涉及廣州、韶關、惠州、東莞、佛山、清遠、肇慶七個城市,包括三條干線和三條支干線,其中接收西二氣的“鰲頭廣州支干線”2011年6月30日已具備接氣條件。
作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中石油一直覬覦國內能源需求最多的廣東市場,曾經想控股廣東管網公司。雖然廣東管網今后將有十大氣源,但畢竟西二氣是首個氣源。在控股廣東管網的設想碰壁后,中石油一度謀求在深圳之外的廣東其他地區也實行直供。
這遭到了廣東省政府的反對。因為按照廣東省的規劃,廣東將建設覆蓋全省21個地級市的天然氣主干管網,即“全省一張網”,實現多個氣源的聯網供應、互補調配。如果“全省一張網”的規劃被打破,難免陷入重復建設、氣源無法互補、供氣安全系數下降的困境。
為協調各方利益,2011年9月前后,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調整廣東管網公司股權結構的新設想:引入中石油,由代表廣東省政府的粵電集團控股廣東管網公司,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共同參股。
一位知情人士昨天告訴記者,廣東管網公司新股權結構的框架協議尚未簽署。盡管具體股比尚未公布,但是西二氣正式進入廣東管網表明,中石油入股大局已定。
廣東有望成能源輸出地
國內最大的合資煉化項目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18日在廣東湛江開工。業內專家認為,隨著華南大型煉化項目的陸續上馬,兩三年后,廣東可能將由能源輸入大省變為能源輸出地。
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2.26平方公里,首期總投資約90億美元,規劃煉油1500萬噸/年,生產乙烯100萬噸/年,配套建設湛江港東海島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計劃2014年建成投產。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向記者表示,目前廣東省內幾個煉化項目正在上馬或擴建:中海油惠州項目的煉油能力將提升至2000萬噸/年;中石油揭陽項目將建成1200萬噸/年的煉油能力;中石化旗下的茂名石化、湛江東興煉油廠也在擴建。
姚達明分析說,如今再加上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估計2014年前后,廣東汽油和柴油的供應量將出現階段性富余,廣東將由能源輸入大省轉變為能源輸出大省。但如果2015年、2016年廣東本地的需求擴張,也可能會使成品油供大于求的勢頭放緩。
一位長年從事油品買賣的業內人士稱,未來華南也將像華北地區那樣,成為成品油主要的生產基地。除了廣東省內多個煉化項目,中石油在廣西欽州、中石化在廣西北海也在建煉油廠,而且也都是千萬噸級的大項目。所以,“兩廣”的煉油項目未來不僅可以滿足廣東、廣西的成品油需求,還可以滿足海南、貴州、湖南、江西的需求。
這位人士還預測,華南未來將出口成品油,因為西南地區的供應能力也在提高。中石油將在昆明、成都分別上馬1000萬噸/年的煉油項目,覆蓋云南、貴州、四川及東南亞市場。
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原選址在位于珠三角幾何中心的廣州市南沙區。由于環保方面的壓力,2009年5月,中國與科威特雙方政府在廣東省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同意該項目重新選址。該項目后來落戶湛江,經過項目環評,今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廣東省內煉化項目越來越多,由于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涉及中科兩國,科威特希望分享中國具有潛力的市場,而中國也希望得到科威特穩定的原油,因此該項目雖幾經周折,還是最終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