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發布2011中國半導體照明行業年度報告。該報告對于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市場及技術現況、企業格局進行了詳細解讀,并指出led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基于此,提出了中國LED企業發展建議。
政策導向
綠色照明的十二五規劃''有望發布
今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啟動年,不管是科技部,還是發改委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都圍繞著低碳環保產業做了很多工作,很多LED相關政策都在陸續制定,包括即將要發布的綠色照明十二五規劃。''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表示,當前,國家政策都在朝利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11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早在2009年澳大利亞就停止生產白熾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計劃全面禁止使用傳統白熾燈的國家,而美國、加拿大、歐盟各國也先后發布禁令,禁止銷售白熾燈。中國作為白熾燈出口大國,考慮到中國國情,中國發布禁止白熾燈的時間雖然晚了一點,但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這對于LED進入通用照明市場,無疑會起到推動作用。據新世紀LED網記者了解,在此公告發布之初,LED股市漲停,可見政府政策對行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技術發展
與國外技術差距縮小,大功率硅襯底芯片光效達120lm/W
對于今年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概況,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指出:''在這一年當中,中國的LED技術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在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目前中國在大功率硅襯底芯片方面取得了很大提高,能夠實現光效120Lm/W,并在第四季度實現量產,而在封裝方面光效也能超過130Lm/W,在照明應用方面。去年三部委對LED照明產品進行招標,無論是國際巨頭還是國內企業都感覺各項指標很難達到。但如今回頭來看,可以發現這些指標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比較合理。''
新世紀LED網記者獲悉,目前晶能光電是國內唯一一家將硅襯底LED芯片產業化的企業,其已達到了市場上藍寶石或碳化硅襯底LED芯片的較高水平,電學性能和可靠性能可以和世界頂尖級的其他襯底LED芯片相媲美;在制造成本、可靠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2011年,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硅襯底LED芯片產量達到190億粒∕年,成為國內最大的外延材料及芯片制造企業之一。
專利情況
專利數量和質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專利風險
專利也是今年國內業界談得最多的一個話題。隨著中國LED產業逐步發展壯大,''豬養大了該到宰的時候'',LED專利戰爆發節點也逐漸臨近。
談及當前中國LED專利方面的發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指出:''在專利方面,國內專利數量與質量都有所提升,特別是發明專利,據粗略統計,過去5年,聯盟所關注的70家LED企業申請專利1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400多項。而且隨著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應用端專利申請占60%以上。當然,目前在LED市場應用中,仍存在產品可替換性、可控性、統一性等方面的問題。''
LED產值
中國LED總產值估計1570億元人民幣
2011年,LED產業發展日趨完整,產業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預計今年總產值應該是在1570億人民幣。當然,受全球經濟影響,目前這一增速在放緩。''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表示:''硅襯底已具備產業化能力,但在外延藍寶石襯底量產能力不足,雖然從去年至今年,媒體報道藍寶石量很大,藍寶石規劃投資300億元,產能規劃是1200萬片,一臺MOCVD一年3萬片,藍寶石襯底投資風險大。''
在關鍵材料和裝備方面,目前對中國LED行業發展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制約因素。MOCVD增長的量還是很快,去年安裝已經是300臺,現在已經超過了600臺,比去年增長了一倍。但是規劃的量要大很多,可能要超過1500臺。最近從一些企業的情況來看,這個速度已經在放緩。而目前國內的外延產能、芯片產能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應用,應該說存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的風險。''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補充道。
談及LED封裝方面的增速,阮軍指出,雖然受價格下降和激烈競爭影響,封裝企業面臨利潤下降的壓力,但LED封裝產值還是增長14%。而在應用端,由于工程項目的帶動,下游應用產品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LED投資額
2011年中國LED產業投資達1200億元
在政府的推動之下,LED行業市場廣闊,其前景被看好。從投資角度來看,今年LED產業成為一大投資熱點。
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透露,去年,LED產業總投資額為300億元,今年則達到了1200億元,這些投資項目主要在LED上中游,投資分布較分散,企業類型及產品同質化嚴重,存在某種高投入低產出的尷尬,實際上目前投資步伐放緩。
LED企業
前十位的LED企業只占16.5的市場份額,LED照明企業年銷售額不到10億元
據新世紀LED網粗略統計,中國總共有5000-6000家左右的LED企業。但企業集中度低,規模相對比較小,企業間競爭也較為激烈。
從LED產業鏈來看,上游外延芯片企業不完全統計差不多60-80家,但真正具有規模的企業最多只有10來家,這其中三安光電的產量最大。面對著激烈的競爭和價格下降壓力,行業整合在所難免。而目前國內的外延、芯片產能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應用,應該說存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的風險。而且,據了解,目前大功率照明級芯片80%以上依賴進口。''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表示,''而封裝方面,目前用于LED顯示屏的比較多,企業主要集中珠三角、長三角等地。''
今年來說,對封裝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最為艱難的,在價格下降和激烈競爭的壓力之下,業內還出現封裝企業老板跑路現象。另一些LED封裝企業也尋求著新的出路,或調整產品結構,從SMD向大功率LED發展,或向上下游延伸,進行垂直整合。
應用企業數量多,進入門檻低,單個企業規模小,國內LED照明企業沒有一家能夠達到年銷售額10億元,5億元銷售規模的算是比較大的企業。而且企業普遍缺乏品牌和渠道。''阮軍指出,LED產業的集中度很低,盡管從制造能力來看,不少企業已成為國際大廠的OEM、ODM商,或是重要的LED制造基地,但前十位的企業只占16.5%的市場份額。
從企業上市的情況來看,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國內LED企業爭相上市,今年已經有6家LED企業上市,還有一家應用的企業剛剛過會,進入資本市場。
除了照明外,在LED背光方面,中高端市場主要是臺灣和韓國企業占據,而且臺灣、韓國LED產業已逐步向大陸轉移。據聯盟預測,今年LED背光電視市場滲透率預計將達30%左右。
在國家大力推動LED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下,國外LED巨頭也積極布局大陸市場,全球前十大LED企業更是將中國大陸市場作為其重點市場和重要陣地。隨著兩岸LED產業合作的深入開展,臺灣LED企業也爭相步入大陸市場,在大陸設廠。未來,中國市場必將成為群雄爭霸的焦點。
預測
2015年全球LED產值將達5000億元左右
對于LED照明市場前景,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指出,2015年全球LED產值將超4000億元,達5000億元左右,其中通用照明占44%,手機背光等占23%,景觀照明占15%、顯示占6%、信號指示燈占2%,汽車燈占3%,其他應用7%。2015年,中國LED照明市場規模可望達到80億元人民幣。無獨有偶,研究調查機構LEDinside預測,到2015年,中國LED照明市場規模達76億美元,躋身全球三大LED照明市場之列。
未來LED兩大應用市場將主要集中在背光和照明方面。在照明方面,LED這兩年發展比較快,不管產品的生產種類還是運用規模和應用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進展,除了景觀、顯示屏和道路照明等等應用以外,今年室內照明成為主流,通用照明市場已經開始起動,而農業創新性應用方面也是一大熱點。現在產品結構已經發生變化,這其中,室內球泡燈產量大,占整個室內照明的一半,戶外路燈占戶外照明的75%。預計,未來LED筒燈市場滲透率超30%,LED射燈市場滲透率超40%。此外,與家裝集成相適應的、新的LED照明產品也將會出現。
建議
注重整合能力和加強細分領域特色產品的應用
對于當前中國LED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阮軍秘書長歸納為:''專利集中在下游,研發的投入公共平臺缺位,企業集中度不高、還有標準體系有待完善,投資熱點過于集中,市場不如預期。''
未來幾年應該說是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哪些企業能夠勝出?對此,《報告》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企業要注重整合能力,同時又要有一些獨特的產品和技術;能夠在一些細分應用領域有特色的應用產品,有系統集成能力,有強烈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渠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