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十年規劃思路悄然生變。筆者從官方權威渠道證實,在兩次“爽約”之后,正在審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年內可能仍然難產;即便明年公布,規劃也極可能成為“中央財政千億專項資金方案未通過、五年推廣量約束性指標未提及、主流技術路徑未明確”的“三未”規劃。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上述規劃“近日已正式報至國務院,目前正等待國務院審批,不出意外,這一產業規劃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6月,另有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又透露,上述規劃已于6月22日基本編制完成,最快兩個月內出臺。但兩次預計時間已過,規劃仍未面世。
在中央財政資金扶持方面,參與上述規劃編制的專家組成員、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全世證實,去年公開征求意見的規劃草案曾提出“千億方案”,被市場視為重大利好。
根據方案,未來十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000億元,其中500億元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300億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200億元用于推廣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
但多位權威人士最新證實,涉及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財政部等四部委的財政扶持措施不會如此“高調”。其中,涉及廠房建設、設備購置等專項資金將納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大盤子,而涉及“節能惠民工程”以及“十城千輛”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補貼,將取自節能減排國家專項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