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農業委員會主任王忠林,向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報告了全省農業機械化建設情況。
報告中說,2008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持把農業機械化作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突出裝備現代大機械,重點組建大型合作社,努力發展農機制造業,切實加強農機法制建設,農機化步入加快推進、跨越發展的新時期。農機化的快速推進,轉變了農業生產方式,提高了農業標準化水平,增強了抗御災害能力,促進了農村分工分業,加快了農村城鎮化進程,為推進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報告中說,近年全省在農機化建設上,突出抓了四項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大農機裝備水平。2008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村農機裝備總投資170.3億元,是建國以來到2007年總和的4倍。截止2010年末,全省農村農機總動力達到3114.1萬千瓦,比2007年增長34.9%,新裝備180馬力以上拖拉機3256臺,實現了零的突破,機動水稻插秧機增長1倍多,玉米收獲機增長近4倍。全省農村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6.4%,比2007年提高6個百分點。二是創新組織載體,加快發展農機合作社。截止今年上半年,全省已組建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大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558個,配備了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信息化農機裝備,建立健全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自我積累的運行機制。三是重點建設六大農機園區,不斷提高我省農機裝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發展具有我省特色的農機裝備產業。四是加強法制管理,加大農機市場的整頓力度,為農機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報告指出,雖然我省農機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全省主要農作物實現全程機械化的任務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同時農機化建設推進工作中也存在農機裝備結構不優、土地流轉步伐不快、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不規范、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報告提出, “十二五”時期,全省農機化建設要深入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我省做出的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重要指示和省委提出的“八化”要求,以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為目標,著力在加大投入、組建合作社、配置大機械、完善服務體系、做大制造產業上下功夫,加快實現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為把肥沃的黑土地建成國家可靠大糧倉提供有力支撐。到2015年末,全省農村新增農機總動力1000萬千瓦,農機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提高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