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年中期間發出警告認為全球光伏設備支出將在2012年出現大幅縮減的Solarbuzz市場調研公司日前再次發出預警,表示這一支出總量下跌趨勢將預計持續至2013年。Solarbuzz市場調研公司表示,光伏設備支出將在年內達到131億美元,再創新高,但仍比此前預期的142美元有所下跌,從而預示著支出額度已經出現了下滑。
Solarbuzz指出,2011年內的多數支出增長額是收到了來自二三級光伏制造商在年內所實現的額外60億美元支出額的促進,這也是預計將在2013年出現的快速下跌和緩慢恢復狀況的主要促因之一。
“來自低端電池制造商的迅速市場準入及市場份額獲取已成為了2011年設備支出盈余背后的主要因素。”Solarbuzz高級分析師芬利·科爾維爾(FinlayColville)表示,“但是,第二輪強勁的薄膜投資業同樣在今年達到頂峰。從而導致大量資金被使用在對新一代光伏技術的投資上。”
據這家市場調研公司表示,設備支出額度將出現強勁的高達21%的年度同比增長。但是,公司也預計收益額將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二季度間出現高達兩位數的季度同比下跌率。
“目前光伏設備的總體可利用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同投資動機及技術偏好的影響,而不僅僅取決于任何理性的供需平衡所需產能。”科爾維爾先生還表示,“對與這些處在不同價值鏈階段的動機和技術相關的支出周期進行預測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對于工具供應商來說十分重要。”
科爾維爾先生向PV-Tech團隊表示,產業內供應過剩的狀況已大幅改變了晶硅電池制造的效率路線圖,同時,許多公司目前正面臨著客戶所提出的將產品效率提高至一個特定標準的要求,并表示客戶對多晶硅電池的轉換率要求已高達16.6%。
“除非生產線的配置能夠適用于提高平均電池效率,現有的結果很可能是很大一部分電池將達不到市場上對于轉換率的要求。”科爾維爾先生向PV-Tech表明,“超級對晶硅和鑄造單晶硅硅片供應可在短期內為這個三角關系提供平衡,但是最終如果供應過剩的狀況無法改觀的話,對于產品效率的需求將輕易地被哄抬。通過新技術對電池生產線進行改造或升級將成為將平均效率水平提高1-2個百分點的唯一途徑。”
據Solarbuzz表示,隨著產能收購占據了2011年資本支出的絕大部分,升級或更換設備所帶來的收益在2012年很可能無法向設備供應商提供足夠的賠償。
同樣地,能夠促進設備收益上漲的技術拐點很可能出現在目前正進行研發的多個具有競爭力的高效率項目中。
科爾維爾先生還表示:“沒有關于普遍產業技術路線圖的明確信息,技術購買的情況基本上每個案例都不進相同。新一代理念的所有權,以及將其應用在大規模生產中所需的設備要求在目前可能比采用具有廣泛獲得性的標準化設備更為重要。
尚德的Pluto和英利的熊貓太陽能產品簡潔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當這種情況意味著不再將有新的技術收購會被限制在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工藝設備中時,確實會有助于保持設備種類的多樣性。同時,在默認情況下,許多設備供應商會繼續對未來的潛在技術解決方案進行投資和促進。”
科爾維爾先生也因此對于此快速反彈狀況十分警惕,并指出他對于前景暗淡的預期進一步受到了各家不具備競爭力的光伏電池制造商被淘汰的影響,而這種情況十分有可能在2012年在歐洲和北美境內大規模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