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鋁礦產業在全球市場中走弱。為了提升盈利,力拓計劃對其鋁礦部門——力拓加拿大鋁業進行一次“大手術”。
2007年,礦業巨頭力拓砸380億美元買下加拿大鋁業公司,并對其進行了大規模地擴張,但該收購案一直被業界認為是時機錯誤的一舉。
據《澳洲日報》報道,力拓的“手術刀”將主要集中于力拓加鋁的澳大利亞部門,包括大規模退出在澳大利亞耗能的鋁礦熔煉業務以及出售北領地的Gove鋁礦精煉廠。如果買主為了保障高回報而削減成本,力拓出售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熔煉廠和精煉廠的計劃很可能對6000名工人的工作造成威脅。
雖然吉拉德政府的碳稅計劃還未到施行之日,但業界已經對其怨聲載道,聲稱碳稅將對鋁礦部門造成重創。
力拓加鋁首席執行官JacyntheCote近日澄清,該公司出售澳大利亞資產的計劃與碳稅無關。“出售計劃并不僅限于澳大利亞,這是一個全球性計劃。”她指出,力拓加鋁計劃出售的資產涵括了6個國家——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和新西蘭。所有13項預備出售的資產共計約占力拓加鋁總產量的1/3,但從盈利來看,它們的占比卻小得多——雖然力拓加鋁本身的盈利就不怎么樣。
由于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疲弱,力拓對于資產出售的方式和時機仍然尚無決定。分析師指出,中國買家,包括力拓最大的股東中國鋁業[8.09-1.34%股吧研報](Chinalco)很可能對Gove拋出橄欖枝,而金屬交易商,如Glencore,則可能對熔煉業務資產有興趣。
長期以來,力拓一直希望將鋁礦業務的利潤率提高至40%,即達到一級業務等級,但卻始終沒有成功。最近幾年,力拓加鋁的業績更是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