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1中國節能服務產業投融資論壇”上,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副主任兼秘書長趙明指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依舊面臨融資難的問題”。節能服務產業約70%都是中小企業,據了解,因為資金受限,有些節能公司不敢接大單子,影響了公司發展,甚至不得不關張停業。
除了技術,一無所有
“銀行都有審貸會,一上審貸會,節能服務項目大都通不過。”EMCA副秘書長、專門負責節能服務企業融資事宜的朱霖女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坦言。
“為了防范風險起見,銀行喜歡硬通貨,即房產、地產之類的,但這恰恰是節能公司所不具備的。相當一部分節能公司都是輕資產,也許是一個技術人員出來創辦的。除了技術,他們幾乎一無所有。能否利用未來節能收益來發放貸款,這是業內比較熱議的問題。”朱霖介紹說。
“節能技術有時幾乎會成為銀行邁不過去的一道坎。”某銀行負責人向本刊透露道。
未來收益似乎也靠不住,“節能服務業屬于新興行業,目前節能服務項目具有履約風險,客戶重視度不夠;節能效果鑒定無統一標準,節能量扯皮現象多等。”通用(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通用基金)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表達了他們的困惑。
節能服務公司大都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服務,但在幫客戶節能之初,先期投入較大。
相對于那些財大氣粗的用能大戶來說,節能服務公司幾乎算個“小不點”,業內戲稱為“小馬拉大車”。
“一手拿著資金,一手拿著技術,節能服務公司才能在市場上攻無不克。”北京銀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章志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身上彈藥不夠,實際做起來,難免畏首畏尾。我們就要給信賴的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足夠的彈藥。”
哪些公司值得銀行信賴呢?
章志勇以北京佩爾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佩爾優”)為例。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大溫差水蓄冷節能中央空調系統改造。剛開始,銀行并不了解他們的技術,但基于對其管理團隊的認可,給他們提供了500萬元融資支持。
經過實施,該項目不僅如期完工,而且每年可產生36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節能效果明顯。近年來,企業承接項目不斷增多,業務領域也逐步拓展,銀企雙方了解逐步加深。2011年,北京銀行為佩爾優提供了授信額度1.2億,期限5年,用于企業同等技術下未來項目的承接投入。
華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北京分部總經理張淼也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在選擇一家節能公司時,最難的是開始,對這家公司不了解,對技術不了解,對項目不了解,對它所服務的對象不了解。與常規的貸款項目來說,第一次付出的成本會比較高,但一旦確定了這家中意的公司,長期跟蹤下去,后期的成本就會大幅下降。雙方長期合作不僅大幅降低了銀行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高風險、高成本,也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實現銀企雙贏。”
目前該公司利用信貸資金擴大經營規模,銷售收入增長了40%。而北京銀行這幾年來向華通熱力陸續放貸5500萬,總額將達到1個億。章志勇向本刊透露,僅僅對華通熱力,他們就跟了5年。目前,華通熱力已啟動上市步伐。在經歷了草創、發展后,將走向資本市場,成為上市公司,會反哺銀行,這就是銀行所打的“幸福算盤”。
熱切而茫然的資本
“資本市場已經動起來了,他們非常熱切地想進入這個行業,我們天天接待的都是金融機構的人。”趙明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4月8日北京銀行與EMCA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5年內向產業注資100億。“金融機構要進入節能服務業,最大的難點在于節能技術過不去。由于專業所限,我們對節能技術難以深入了解,風險難以掌控。”章志勇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我們需要借助協會的專家資源來幫助篩選投資對象。自從簽訂協議以來,協會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薦了100多個節能項目。”
不要僅僅盯著銀行貸款,在解讀國務院近期剛剛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要引導各類“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的投入。
朱霖也很贊同,“如果銀行不愿意放貸,可以另辟蹊徑。譬如,融資租賃就是國外節能服務公司喜歡的一種融資方式。要給一棟大樓做節能改造,大樓的空調主機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來解決,無需自己花錢購買。”
廣州智光節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海燕則向記者介紹,他們的融資組合拳是“資本金+資本市場融資+銀行貸款”。作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資本市場融資是其主要方式之一。
通用基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其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我們是在‘在合適的時間進入了合適的行業’。一年多來,已經接觸了近百家節能服務企業,已經建立合作意向的企業就達十多家。”
上海市政府已經起而行之。記者從近期“2011上海中小企業金融洽談會”上獲悉,上海市財政專項資金與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各出資5億元,將組建上海國際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上海創投”)。上海創投將以上海節能環保等七大新興產業的中小企業為主要投資對象,預計未來3年可引導產生300億元的資金支持。
正如經濟學家辜勝阻所說,“要構建由信貸市場、資本市場、股權投資、擔保體系和政府引導構成的完備高效的融資體系,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多渠道解決新興產業企業的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