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總統特使、外交部長吳溫納貌倫的來訪,讓不久前被擱置的中電投集團密松水電項目有了重啟的希望。而在項目真正重啟之前,中電投所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我們只能繼續等。”10月11日,中電投人士對本報記者稱,“現在這個事件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我們作為國家項目的實施主體要等待國家的安排。”
國資委內部人士10月10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資委已派人與商務部、外交部等相關部委參與此事協調。
吳溫納貌倫是在10月10日帶著緬甸總統吳登盛的親筆信來到中國,他此行的任務便是要把這封信轉交給中國國家領導人,而從他此行的時間點來看,這封信的內容將關系到密松水電項目的未來。
上述中電投人士尚不確定這封信會發揮怎樣的作用,他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密松水電項目不能重啟,中電投將面臨巨大的損失。除了先期在緬甸的投資,還要應對其他合同方的索賠要求,以及相關項目投資的增加。“那樣損失就太大了。”該人士說。
密松水電項目位于緬甸北部的克欽山區,總裝機容量600萬千瓦,投資約36億美元,由中電投開發建設,其生產的90%的電力將輸往中國。
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介紹,2006年12月中電投與緬甸第一電力部簽署諒解備忘錄并與緬方成立了合資公司。2009年3月,中緬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合作開發緬甸水電資源的框架協議》,明確支持中電投開發伊江上游水電項目。
9個月后,密松水電項目正式開工。目前,密松電站壩區移民全部完成,項目“四通一平”已全面開始施工,場內道路、水廠、油庫等工程已初具規模,壩下游跨江大橋正在進行施工,主體溢洪道及引水系統上部土石方開挖工程也已開始施工。
盡管密松水電項目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但是9月30日,緬甸總統吳登盛忽然宣布擱置密松電站項目,他認為該電站可能會“破壞密松的自然景觀,破壞當地人民的生計,破壞民間資本栽培的橡膠種植園和莊稼,氣候變化造成的大壩坍塌也會損害電站附近和下游的居民的生計”。
陸啟洲用“非常震驚”來形容其對此次事件的感覺。他表示,今年2月,緬甸總理在視察項目時,還催促中電投要加快建設進度。現在突然提出擱置,確實讓人不得其解。他還表示,如果擱置意味著停止建設,將帶來一系列法律問題。
但在現階段,法律手段并沒有被提上日程,主導事件進展的仍是“友好協商”。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10日會見吳溫納貌倫時指出,對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希望雙方通過友好協商,尋求妥善解決的辦法,確保中緬各領域交流合作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吳溫納貌倫則表示,吳登盛總統和緬甸政府十分珍視緬中友好關系,高度重視中方有關關切,愿同中方密切配合,加強互利合作。
中緬兩國外長在當日還就密松電站項目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雙方同意本著友好協商的精神妥善處理有關事宜。
上述中電投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電投并沒有對如何處理這一事件安排工作,而是在等待國家的統一部署。
如果該項目不能重啟,對中電投來說意味著巨額損失。
陸啟洲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如果項目擱置,造成的損失將遠不止直接投資和財務費用,還將面臨有關合同方巨額的違約索賠,電源電站嚴重窩電,分攤到其他梯級電站的基礎投入巨增等,開發完成伊江項目建設的目標也將無法按期實現,中緬雙方損失都將不可估量。
而據知情人士測算,如果不能重啟密松水電項目,僅投資一項中電投就將損失超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