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主品牌集體叫苦 政策頻傷本土汽車產業

時間:2011-10-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今年以來自主品牌普遍陷入低谷,國內本土企業開始抱怨一系列政策的負面影響。

  隨著今年以來自主品牌普遍陷入低谷,國內本土企業開始抱怨一系列政策的負面影響。

  本報獨家獲得一份內部會議記錄顯示,中汽協近期組織了的包括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奇瑞、比亞迪、力帆等國內十余家自主品牌高層代表,聚首北京,集體呼吁政府能在政策和市場上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

  不過,據本報消息,這一呼吁目前為止,還未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直接回應。

  市場三大難題

  中汽協統計顯示:7月份,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36.5萬輛,環比下降18%,同比下降3%,其市場占有率降為36%,跌至近年來的最低水平。而今年上半年,多家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都沒有完成上半年預期目標。

  今年前七個月,自主品牌轎車、SUV、MPV增長速度均低于乘用車總體水平,而從單個企業看,除廣本外,合資品牌銷售同比均高于自主品牌,奇瑞、比亞迪更是出現負增長。

  自主品牌會議上,代表普遍認為,目前自主品牌面臨的市場挑戰主要有幾大主客觀原因:一是乘用車市場用戶消費結構升級,市場朝高端化發展,而由于歷史的原因,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車型中所占比例很少,自主品牌76%都是8萬以下低價格車型,使自主品牌企業錯失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二是目前自主品牌企業的產品仍以老產品為主,新產品普遍乏力,在總結了所有的自主品牌產品后發現,目前自主品牌產品僅8款是2010年至2011年之間上市的,其他超過30款產品都是在2010年之前上市的,面臨產品老化問題。三是合資企業的產品不斷下探,已大量搶占了自主品牌傳統市場。如上海通用新賽歐已經下探到5.68萬-7.93萬元人民幣,而老賽歐此前的價格是6.88萬-8.68萬;廣本雅力士的新款價格為8.7萬-10.68萬元人民幣,而09款9.2萬-12.56萬。合資品牌產品價格不斷下探,滲透到A級、A0級市場,影響了A0級甚至A00級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

  此外,近年來隨著汽車使用環境惡化,油價上漲、停車難、堵車等因素,這些因素最直接影響到的是本來就處于低端的自主品牌領域。

  政策成多重桎梏

  在國外,特別是在汽車工業還處于發展期的國家,政府一般會制訂一些政策來保護自己本國的汽車工業,如俄羅斯,即便入世,仍制訂了非關稅措施保護本國汽車工業,使外來者很難在俄羅斯取得成功。

  然而,自主品牌企業普遍認為,我國目前制訂的很多宏觀政策的調整政策實際上反而使自主品牌企業處于不利的競爭狀態。

  “鼓勵合資企業生產自主品牌車型,所謂的合資自主,實際上就是對自主品牌企業最大的傷害。”某自主品牌廠家與會人員認為,現在自主品牌企業最大的勁敵就是合資企業的低端車型,合資企業完全可以將淘汰的車型來做低成本的合資自主品牌車型,使自主品牌面臨的競爭更加慘烈。

 

  “政府應區別對待自主品牌與合資自主。”會議上,有與會代表提出,合資自主用老舊車型改成新車型,把落后技術拿出來變成合資自主,實際上已經違背了初衷;而從實際操作上看,一些合資企業推出合資自主品牌僅僅是為了擴充產能同時享受國家政策;而隨著合資公司采用低端、落后車型拼價格拼市場,搶占二三線市場,自主品牌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最近出臺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征求意見稿)》(簡稱汽車“三包”)制度,業內人士也認為一旦實施“三包”,自主品牌車企將承受比合資品牌更大的壓力。“自主品牌本身利潤就薄,三包實施后,壓力會更大,但自主品牌不可能永遠在一個寬松的條件中成長。”中國質量協會秘書長助理、用戶工作部部長樊天順說。

  而此前無論是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補貼政策的取消,還是北京的搖號購車政策實際上影響最大的都是自主品牌車型。2011年起,北京市開始實行搖號購車政策,今年上半年,北京汽車市場出現大幅下滑,總體下滑67%,而不容忽視的是,在這一輪下滑中,受傷最重的仍是自主品牌企業,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車在北京的銷量下滑了80%。

  為政策支招

  在自主品牌會議上,自主品牌企業集體呼吁希望自主品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支持自主品牌成長是國家戰略,采取切實的措施建立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體系,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國內份額,真正實現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與會代表表示。

  而針對國內本土汽車工業所處的階段和市場環境,自主品牌企業普遍希望政府能加強對自主品牌重大項目、研發、稅收等政策扶持。對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的企業,應在融資、稅費征收等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自主品牌的研發;對那些不屬于自主開發的企業和項目,可取消政策優惠;對那些重復合資的項目,可在政策上予以限制;對那些長期依賴國外的企業和項目,要予以限制。

  參會代表還提出,希望我國政府大力發展風險投資,開發自主品牌是要承擔巨大風險的,這種風險肯定不能由政府來承擔,企業也難以承擔。

  “技術創新觀和政策補貼的融合,才可望成為汽車業轉型的推手,自主品牌車必須借助本土政策優勢提升品牌和實力,尋求從模仿到創新的適宜路線,以突破目前的發展瓶頸,實現品牌提升。”某自主品牌汽車廠家參會人員表示。

  而在具體的鼓勵措施上,自主品牌企業呼吁政府能鼓勵1.5L及以下排量的車型。

  此外,自主品牌企業代表也希望政府采購自主品牌車能占50%。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布的數字,2000年,全國各級政府采購公務車數量為3.95萬輛,2007年上升到50萬輛,總金額達800億元,占當年政府采購總額的約五分之一,但在政府采購中,自主品牌優勢明顯劣于合資品牌,2011年1-6月份,政府采購中自主品牌比例僅2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