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和利時譜寫“中國創造世界品質”

時間:2007-09-20

來源: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導語:介紹了和利時多年來的艱苦里程。

和利時公司成立于1993年,原屬于信息產業部電子六所的一個事業部,根植于科技創新機制,和利時公司不斷發展,擁有多項核心技術,被認定為“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自動化試驗中心”。其DCS產品技術等率先應用于百萬級核電核島及常規島控制、30萬千瓦火電機組控制、城市軌道交通等多項關鍵裝備和重要工程中。公司總裁王常力博士非常重視公司的技術創新,不僅建立健全了完善的企業創新機制,還親自出馬帶領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攻關。而和利時公司獨特“價值 團隊 執行”則有力使各俱風采的企業員工凝聚成了一支高素質的產品開發與應用開發團隊,人數占公司總人數的30%,公司有國務院特別津貼專家11人,高級職稱人員占25%,中級職稱人數占55%以上。    2002年8月份,和利時公司從眾多研發火電控制系統的企業中脫穎而出,承接了原國家經貿委主持的“60萬千瓦火電控制系統”的研制項目。在項目的研發過程中,機遇又一次降臨和利時。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國華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選擇和利時作為合作伙伴,三方精誠合作,共同進行國華錦界電廠60萬千瓦機組國產化DCS系統的研發。    和利時公司開發團隊清楚的分析了項目的特點——涉及專業多、應用技術廣、技術難度大,對錦界項目的流程特點、技術、工藝、與既有電力的十幾項300MW又進行了多輪對比分析,爭取最大限度的掌握項目的技術主動權。    在開發攻關過程中,除了進行常規的技術與項目需求探測外,和利時公司的項目團隊敢打硬仗,經常出奇制勝,成功了攻破了方案設計、實施及應用開發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堡壘。    60萬千瓦機組覆蓋機(含空冷系統)、爐、電的控制系統,I/O規模近萬點。面對這道技術難題,和利時研發團隊在內部展開技術創新的頭腦風暴——大家群力群策,對遇到的難題進行系統思考。最終,核電行業的技術專家提出了可以按照“域”設計思想模式,由此產生了這一關鍵點的解決方案。    在60萬千瓦機組中,系統通訊要求“確定性”。如果采用傳統的“以太網+TCP/IP協議”模式,會帶來系統的“不安全”、“非確定性實時”,這個問題能否解決,是研發成敗與否的一個技術關鍵。    確定性實時以太網通訊技術,是自動化界關注的熱點,和利時很早就將這項技術當作必須突破的核心技術開始研究,并相信這項技術的突破,會帶來其他關聯的多項技術的突破。錦界項目的需求成了這項技術取得突破的催化劑,大大加快了研發進程。在經歷過一次次的封閉開發后,通訊技術難關獲得實質性的突破,和利時的確定性實時以太網通訊協議DNet (Deterministic Real-Time Ethernet),既充分利用以太網的通用、廉價、高帶寬,又完美的解決了60萬千瓦機組關于確定性的難題。    在“真誠地為用戶設想”的企業理念的指導下,和利時公司每一個同志、每個業務小組到整個團隊都調動起來支持錦界項目的業務,充分發揮了集團公司的核心優勢。和利時公司對用戶的服務與支持,不僅是客戶服務中心的職責,也是來自各個業務部門的每個項目組成員的使命,根據不同側面的用戶需求來完成相關的任務。    在和利時人的共同努力下,火電60萬千瓦機組首個“中國腦”誕生了。和利時公司以其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與安全、可靠的產品,專業化的服務、豐富的工程實施經驗,為未來中國煤電項目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典型案例、拓展了與國華電力友好而廣闊的合作空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