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市民反映,鄭州始終籠罩著濃濃的煙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記者走訪時發現,早晨8時左右能見度僅有200米左右。整個鄭州煙霧裊繞,空氣里還夾雜著一股刺鼻的味道,熏的人睜不開眼睛。有網友戲稱“宛若蓬萊仙境,鄭州成霧都”。鄭州市環保局回應說,這一情況,是鄭州及周邊地區“焚燒秸稈”造成的。河南省鄭州市環保局發布的數據,鄭州空氣質量屬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10月8日,河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一天兩次對當日全省秸稈焚燒情況進行了通報。根據衛星遙感監測,8號16時39分全省監測到火點77個,而根據10日的報道,河南全省共發現火點134個,過火面積20畝以上的11個,秸稈焚燒火點主要分布在:信陽市息縣、淮濱縣、固始縣,漯河市舞陽縣、郾城區,駐馬店市西平縣、汝南縣、平輿縣,周口市西華縣、淮陽縣等。
據悉,關于秸稈禁燒工作,按照南陽市《關于南陽市農作物秸稈禁燒綜合利用考核獎懲辦法》(宛政辦〔2007〕31號)和“有煙必查、有火必罰、有灰必究”的要求,實施考核考評,落實獎懲措施。凡對秸稈禁燒工作重視不夠、行動不力而出現露天焚燒秸稈現象的縣市區、除在全市通報批評及媒體曝光外,要堅決按一堆火罰款1萬元、一畝按10堆火計算的規定處以罰款,并在年度目標考評中,根據情況予以扣分;被國家或省遙感衛星監控通報的縣市區,要從重扣分;對因焚燒秸稈造成重大火災事故或被在媒體曝光造成嚴重影響的鄉鎮,不僅要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分別給予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主管副職和包村干部黨政紀處分,并在年度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對有關職能部門,因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引發大面積燃燒秸稈的,將按照《環境保護違規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國家監察部、國家環保總局10號令)的有關規定,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曾有記者針對此事電話采訪了南陽市臥龍區政府部門,一位女負責人卻說:“聽你們說秸稈焚燒的事我連電話都不想接。”由此可見,當地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的問題為何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對《關于南陽市農作物秸稈禁燒綜合利用考核獎懲辦法》視而不見、甚至發生火災時不僅不賠償損失,還強迫農民把燒黑的地犁翻蓋著燒黑的麥茬,怕上級知道,鎮里不光彩的態度,是否才造成了今天河南變“霧都”的局面?僅10月8日一天,因為能見度低,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有12班次的航班發生延誤。
秸稈焚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專家介紹,秸稈焚燒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導致空氣中總懸浮顆粒數量明顯升高,而焚燒產生的濃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這樣的氣體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據此,記者走訪了河南省各大醫院,據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馬希濤說,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學氧化劑和懸浮顆粒等物質,濃度是全年均值的七倍以上,這樣的氣體會刺激呼吸道,人的防御能力明顯降低。目前,各大醫院呼吸科的門診人數都出現激增的現象。
副省長張大衛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多次進行安排部署,但入秋以來,仍有部分地方工作措施不力,導致秸稈焚燒現象屢禁不止。他強調,各縣、市和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動機制,確保機場周圍、高速公路沿線、鐵路重要干線和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加強督促檢查,對焚燒秸稈行為及時處理。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竹寺)
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本文來源中國傳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