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風機企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日前相繼宣布,海外投資建立風電場,從單純的銷售產品轉向進軍下游產業。不走尋常路,或許可以用在中國風機企業海外布局上。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風電企業在探索企業發展的一種經典模式,值得出海企業借鑒,但海外擴張風險不可小覷。
金風科技日前宣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建立一個總投資近2億美元、規劃規模超過100兆瓦的風電場項目。項目預計明年6月份能夠實現并網。值得注意的是,金風科技此次海外拓展不同于以往,不僅提供該項目的風電機組,還將承擔風電場的投資、開發與運營。
事實上,早在2009年底,金風科技就已經將這種模式的觸角伸向了美國市場。
金風科技副總裁王海波在此前媒體會上就曾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金風科技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在機組運行、維護及風電場開發與管理等方面做好“功課”。
時隔不久,華銳宣布進入南美市場,與巴西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Desenvix簽署合同,將為位于巴西Sergipe地區的風電場提供23套風電機組。而早在今年4月和7月,華銳風電先后與希臘國有電力公司和愛爾蘭企業MainstreamRenewableEnergy以及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開展海外合作風電場項目。
“選擇出海主要是因為企業已經發展到需要主動參與全球競爭的階段?!比A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認為,企業經過中國市場的發展,基本上在產品、技術和服務等方面與國際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要做到國際領先的企業,必須進行全球市場的開拓。
“國內兩大風機企業的海外發展模式可以用‘經典’來形容。”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說,“通過投資風電場,企業不但可以獲得15%的投資回報率,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國際知名度,打造品牌影響力?!?/p>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風機產品與國外大品牌之間還存在差距,中國風機企業選擇走出去是必然趨勢,“中國風電制造企業選擇以這種方式出海是一種很好的探索?!?/p>
在國內風電市場相對萎縮時期,風機企業海外投建風電場進而帶動銷售的觀點并沒有得到金風科技的完全認同。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金風科技早在幾年前中國風電市場熱火朝天時就開始了海外布局。該公司認為,中國的風電設備企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這就要求企業“走出去”,在與歐美強手的同臺競技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在美國開發風電場并不僅是為了帶動機組的銷售,也是另外一種盈利模式,出售機組能夠盈利,開發風電場同樣能夠盈利。
金風科技當前開發風電場更多地是為了積累在海外做市場、做運營的經驗,而今后要靠其盈利,最終成為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金風科技認為,開發海外市場不能倉促,不能只看到一時的利益,而要有一個長遠和穩健的策略。歐美的市場非常透明,一旦機組出現故障,品牌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而且很難再進入,所以金風科技不會打無準備之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