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智能電網國際論壇盛大開幕,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能源專家會聚一堂,共商世界智能電網發展大計。作為東道主的我國無疑已成為世界智能電網發展的領軍者,中國智能電網的聲音開始在世界響起。
回顧過去,因發展堅強智能電網,我們走上了開創世界電網發展新紀元,在世界電網科技領域初步實現“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的獨具中國特色的智能電網發展道路,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
從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首次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以來,我國智能電網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發布了世界上最全面、最綜合的智能電網路線圖;建成了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覆蓋領域最全、推進速度最快的智能電網試點工程。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心中充滿陽光和希望。我們欣喜地看到,一股綠色新風正席卷開來,一條“智網”產業鏈正逐漸展開,一場產業技術變革正在興起。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新能源發展的技術支點。它將為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提供更廣闊的開發空間,為推動我國經濟結構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為社會、公眾提供更智慧、更便捷、更綠色的電力供應,為實現電網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的友好進步提供有力保障。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將帶動高達數十萬億的“智網”產業鏈。這已成為電力系統持續發展的美好前景——智能電網建設將成為未來數年內中國經濟增長的超級引擎。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正在引起新一輪的產業技術變革。通過參與和引領這場變革,將極大推進我國電力及相關產業的技術革新和推廣應用,提升我國在輸變電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技術領先地位,增強我國在電網技術領域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為我國從電力大國變為電力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要實現我國智能電網更好更快發展,要達到我國建設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的目標,更需要世界范圍內的團結協作、經驗共享。世界智能電網的盛會,帶來了共同交流與進步的愿景;世界關注我國的目光,帶來了對我國智能電網不斷發展的期盼和鼓勵。
可以預見,一個嶄新的電網時代即將來臨,一種更美好便捷的生活方式即將出現,一次全新的產業革命即將到來。被賦予了新內涵、承擔了新使命的堅強智能電網將迎來跨時代發展,世界電網發展將迎來新的里程碑,我國的智能電網之路將更加順暢、寬廣!
數說智能電享未來
“中國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智能電網領域的發展也同樣如此。”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秘書長普蘭德加斯特·詹姆斯評價說。世界關注智能電網的目光,隨著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進一步聚焦在中國。
今年底智能電網試點項目將投產238項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智能電網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高壓、智能電網建設的技術水平、建設成果和技術標準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說。
那么,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該公司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將其歸納為4個方面:一是形成了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理念;二是提出了一個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編制了大量應用于智能電網工程的標準;三是在智能電網關鍵設備領域推動智能關鍵設備的研發;四是同步建設了強大的實驗檢測能力。
據介紹,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安排了287項智能電網試點項目,已建成投產127項試點項目,完成上海世博園和天津中新生態城兩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建設;2011年底建成投產的項目將達到238項。
“十二五”國網電網建設投資15000億元
未來的電網發展,將是電網建設和智能化的同步發展。舒印彪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在電網建設方面投資15000億元人民幣,包含了電網投資和智能化投資。”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到2015年,國家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能夠滿足2.6億千瓦電力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需要,支撐9000萬千瓦風電和8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的接入和消納,保障80萬輛電動汽車的應用,實現全部客戶用電信息的自動采集。
舒印彪還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剛剛核準了第二回特高壓交流工程可研報告。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規劃,未來五年內將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骨干網架,這將為智能電網發展提供堅強的網架保障。
23個城市核心區正建設智能配電網
在加快特高壓建設的同時,國家電網公司還將在配電網建設方面繼續加大投資力度。舒印彪在提到電網規劃時說,在國家電網公司15000億元電網建設總投資中,配電網建設占50%,其中,農網投資比例還將占配電網投資的50%。“投資比例重點一目了然。”王益民表示,我國城市電網年平均停電指標大大落后于歐美電網。“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智能電網的建設,在城市的核心區域,使供電可靠率提升到99.99%,和當前歐美一些國家的水平基本相當。”根據這個目標,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在配電自動化方面開展試點工作,全面推廣應用輸變電設備智能巡檢、狀態監測等技術,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變電站18座、在建56座,并正在23個城市核心區建設智能配電網。
此外,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農村電網建設,制定了農村電網發展規劃,開展了農村配電智能化工作,進行試點建設和智能用電服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