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以來,不少車主都在翹首期盼著成品油價格的下調。但國際油價自本月7日強勁反彈后,便在震蕩中不斷抬高;三地原油加權變化率更是調頭上揚;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也在月初上調了柴油批發價格。
受美國經濟數據疲弱影響,歐美原油期貨價大幅下挫,9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電子盤價格報收每桶83.61美元,下跌2.84美元,跌幅3.29%。然而市場認為,原油期貨價格雖出現短暫下跌,但是受全球通脹的影響,原油價格的上漲預期很難打消。歐佩克原油價格上周繼續攀升,根據歐佩克秘書處9月5日公布的數據,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周升至110.16美元/桶。
油價遲遲不下調,加油站開始補庫存,市場漸漸活躍。“疲軟了許久的市場終于在‘金九銀十’來臨之際鋪墊了一個良好的開局。”金銀島分析師趙旭表示,調價預期逐漸趨淡,下游由于長期保持低庫存運作,補倉需求早已存在,部分市場推價激發補貨需求,交投開始活躍,局部地區銷售火爆。
自7月20日起,海關總署和全國打私辦部署開展為期4個月的打擊成品油走私“國門利劍”專項行動,這次專項行動涉及我國沿海9個省區市,是自2000年以來參戰部門最多、覆蓋范圍最廣、打擊力度最大的一次。
截至9月10日,已查獲成品油走私案件243起,其中,海關查獲192起,現場查扣成品油1.3萬噸,涉案成品油近30萬噸,案值達20億元。
上海海關9月16日宣布,自“國門利劍”行動以來,該關成功破獲一起成品油走私大案,一舉打掉兩個犯罪團伙,繳獲走私成品油1700噸,案值約1500萬元,涉嫌逃稅400萬元,37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由于油價上漲,成品油走私出現新動態,以前多在長江口以南發生的成品油走私活動出現“北上”的趨勢。今年以來,大連海關已查獲4起海上走私成品油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累計查獲成品油1440噸,涉案案值709.4萬元,涉稅225萬元。
海關提醒有關企業及消費者,由于不同國家柴油、汽油的標號不同,使用走私油可能對國內汽車、輪船的發動機造成傷害,對海上一些來源不明的成品油,一定要慎重購買。一旦購買了走私油,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