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渣打警示亞洲經濟體系緊安全帶

時間:2011-09-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請系緊安全帶。”渣打銀行在9月7日發布的報告中對亞洲經濟體作出如此警示。

       “請系緊安全帶。”渣打銀行在9月7日發布的報告中對亞洲經濟體作出如此警示。    渣打將亞洲部分經濟體的經濟增速略作下調。在亞洲經濟體中,香港、新加坡、韓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都被小幅下調,其中,香港的經濟增長預期由6%降至5%,新加坡由5.5%降至4.8%,臺灣由5.6%降至4.6%。
       而中國內地、印度和印尼的2011年經濟增長預期則保持不變,分別為9.3%、7.7%和6.5。
      “這反映了近期金融市場 的動蕩,”渣打表示,短期內,美歐經濟的再次衰退會對亞洲經濟前景造成影響,“我們認為,與金融海嘯前相比,亞洲經濟更加多元化,不過一些較小的開放經濟體如香港、臺灣、新加坡等仍然會受到外部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
      雙底衰退的可能性
      近期,歐美經濟的疲軟已經觸發雙底衰退的擔憂。
      “我們的經濟學家表示,未來的經濟前景很不樂觀,很可能出現雙底衰退。”一名外資投行分析師告訴記者。
      而在外圍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亞洲似乎越來越難獨善其身。
      早在渣打之前,摩根大通、高盛和瑞信就相繼下調了亞洲地區經濟增長預期。高盛將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下調約40個基點,即從8.2%降至7.8% ;隨后,9月初,瑞信也表示將2012年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期從7.2%降至6.9%。
      “亞洲經濟易受歐美影響,未來幾個月亞洲經濟減緩的程度要超過多數人的預期水平。”瑞信分析師Robert Prior-Wandesforde在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經濟前景會更黯淡。”
      渣打指出,“中國和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持續發展,對于亞洲其他部分來說,意義重大。”然而,歐美經濟疲弱,將亞太市場趕上了架子。聚光燈下的滋味并不好受,不斷加速的通貨膨脹成為亞洲各經濟體的心頭大患。
      通脹壓力不減
      中國和多數亞洲經濟體一樣,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
 隨著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7月份中國CPI漲幅達6.5%,創下三年新高。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高達9.5%。中國自去年10月以來五次加息,并控制貸款與投資規模,但政府也承認這些措施可能不足以令通脹水平降至2011年4%的目標。9月9日,中國將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通脹無疑是各方最關注的數據。
      “對于中國來說,仍然有大量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反應的空間。”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師張智威向記者解釋,“在財政方面,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的信貸與GDP之比仍算偏低。”
      如果出現最壞的狀況,即2008年金融海嘯重演,張智威認為中國會放松財政和貨幣兩方面的政策。
      韓國央行同樣面臨通脹問題,8月份韓國CPI同比上漲5.3%,成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9月8日,韓國央行也將做出政策決定,揭示是否會進一步緊縮。
      7月,新加坡通脹率連續第二個月反彈,CPI同比上升5.4%,創下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也超出當地經濟學家5%的預期。通貨膨脹壓力,加之歐美經濟前景走弱,促使新加坡將其下半年經濟增長率微調至5%~6%。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及人力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日前表示,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亞洲難以幸免。“歐美經濟成長停滯,這表示,我們現在很可能見到經濟衰退。”尚達曼稱。
      亞洲其他國家的日子也不好過。越南的通脹水平已高達21%,位列亞洲第一;印度的通脹水平則高達8.6%。為了控制高通脹,7月份,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央行)再將利率提高0.5個百分點;泰國央行近期宣布了今年以來的第六次加息,將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至3.5%,自2010年7月緊縮貨幣政策至今,泰國的加息幅度已高達225個基點。
      “如果美國真的推出QE3,我們相信當市場氣氛好轉時,資金仍然會投向亞洲區及新興市場。” 渣打(香港)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這意味著亞洲的資產價格仍有上升壓力,對經濟體來說仍需面對通脹問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亞洲各經濟體的央行可能明年會考慮繼續加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