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火電企業無錢買煤 四季度缺電依舊

時間:2011-09-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五行缺電”,這是部分中小企業對當前電力緊缺狀況的自嘲。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盡管炎炎夏日剛過,但第四季度持續缺電的局面仍難以打開。

      煤電聯動名存實亡,煤價波動令電廠不堪重負
  “五行缺電”,這是部分中小企業對當前電力緊缺狀況的自嘲。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盡管炎炎夏日剛過,但第四季度持續缺電的局面仍難以打開。
  而對于火電企業來說,“發一度電虧一度電”成為它們的真實寫照,煤炭價格的高位波動使之難以擺脫成本的壓力。
  誰最該為煤價的波動“埋單”?火電企業與電網企業同時浮出水面。對于決策者來說,不光需要考慮煤炭與電力間的機制問題,CPI也將成為重要的考量依據。
  現狀 火電企業無力為繼?“開五停二”、“開四停三”,這是廣東部分地區中小企業由于缺電遭受的生產困局。對于它們來說,在今年這個高溫夏季,不僅要面臨人力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的壓力,缺電也讓它們如“熱鍋上的螞蟻”。
  東莞一家小水泥廠的老板告訴本報記者,自進入夏季后,“開五停二”、“開四停三”的限電措施就籠罩在它們頭上,嚴格限制用電量成為企業生產的一道“隱性門檻”。而受到限電的影響,廣東水泥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平均每噸上漲20-30元。
  窺一斑而知全豹。根據8月31日南方電網公司通報,目前全網電力缺口將近15%。自8月以來,南方電網最大統調負荷達到11127萬千瓦,全月有14天錯峰負荷超過1000萬千瓦,供電形勢異常嚴峻。
  除廣東外,南方省區的貴州、廣西、云南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的電力緊張格局。近日,山西省10多家火電廠的聯名上書引起輿論的關注。由于煤炭價格上漲過快,電廠持續虧損,已經普遍陷入“沒錢買煤”的困境。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火電企業通過上網電價,將電賣給電網,電網再通過終端電價銷售給居民。而造成產煤大省火電企業“無錢買煤、無力發電”的格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區的上網電價較南方地區低。長期以來,該省上網標桿電價未脫硫為0.3103元/度時,硫電價為0.3253元/度,盡管今年4月山西上調上網電價,增加2.6分/度,但“這近乎杯水車薪”。
  國泰君安電力行業分析師王威告訴本報記者,目前情況下,火電企業如果不是頭戴“國企”的帽子,加上影響范圍較廣的話,它們肯定早就不發電了。
  原因:煤價上漲庫存下降
  對于火電企業來說,煤炭價格的居高不下抬高了企業的發電成本。根據中電聯的統計數據,相比2003年,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價格累計上漲幅度超過150%,但銷售電價漲幅僅有30%左右。
  目前,在需求增加、庫存減少等因素影響下,煤炭價格開始止跌回升。截至目前,山西地區動力煤車板價格出現上漲,大同地區5000、5800、6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車板價格分別報收695元/噸、715元/噸及745元/噸,周環比均上漲10元,產地動力煤價格上漲預期強烈。


  庫存方面,對于“靠煤吃飯”的火電來說也不容樂觀。截至9月11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667.6萬噸、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庫存量182萬噸、京唐港區煤炭庫存量278萬噸、天津港煤炭庫存量224.7萬噸。較上周相比,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量再次減少93.2萬噸,除天津港煤炭庫存量增加外,秦皇島港、京唐港區、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庫存量均有所減少。
  業內有關人士表示,數大港口煤炭庫存的下降,加上火電廠通常在9、10月份進行冬季備煤,需求的增加導致煤炭價格出現逆轉,預計國內動力煤價有望繼續反彈。
  煤炭價格的逆轉對于火電企業來說意味著“不幸”的消息。據中電聯的統計調查,今年1至7月,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合計虧損達74.6億元。其中,火電虧損的情況加劇,從4月至7月份,火電業務分別虧損17.1億、16.9億、29.0億和28.5億元,虧損額呈現擴大趨勢。
  “如果電價不作調整,今年四季度依然會存在電力短缺的情況,甚至大膽一點地說,未來數年會一直存在電力短缺的現象”,國泰君安電力行業分析師王威表示。
  求解:火電和電網能否價格聯動
  “發一度電、虧一度電,但又不得不發”,這即是目前火電企業面臨的窘境。中投顧問相關分析師指出,一方面火電企業的虧損迫在眉睫,一方面國內出于CPI的壓力不能上調終端電價,這將導致“電荒”進一步惡化。
  中電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的測算成本計算,由于煤炭價格的上漲,電企止損價格已超過目前3分/度,“現在每度4分都不止,因此,需要盡快重啟煤電聯動”。
  煤電聯動肇始于2004年年底,當時規定,以不少于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若周期內平均煤價較前一個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便相應調整電價。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曾兩次實行煤電聯動,銷售電價每次上漲約5分/度。但受其他因素影響,后來這一機制未能繼續實施。
  王威認為,對于電力出現的持續短缺的狀況,這是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矛盾積累到一種程度產生的結果。“目前而言,沒有比‘煤電聯動’機制更有效的化解方法。未來隨著機制改革的深化,可以采用相應的經濟手段進行解決”。
  然而,除了重啟“煤電聯動”機制的觀點外,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盡管煤電聯動進行多年,但始終不能依靠其解決當下的“電荒”矛盾,不如尋找其它的有效方法解決。
  林伯強表示,由于電價分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二者分別決定電廠與消費者的成本價。不如將煤炭價格的漲跌傳導至電網上價,即在煤炭企業和電網企業之間實行“價格聯動”,讓電價的漲跌傳導至電網部分,然后通過財政資金對電網企業進行補貼,而補貼資金來自煤炭企業的資源稅收。
  如果采用這一方法,由于上網電價只影響電網企業的利潤,居民不用承受由于上網電價上漲造成的CPI壓力;同時,理順了煤炭與電力之間的機制,有利于解決“電荒”的難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