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蘋果供應鏈涉嫌污染 政府執法力度開始提升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繼環保組織年初曝出蘋果供應鏈污染之后,近日,公眾環境中心、自然之友等5家環保組織再次發布蘋果中國污染地圖

  繼環保組織年初曝出蘋果供應鏈污染之后,近日,公眾環境中心、自然之友等5家環保組織再次發布蘋果中國污染地圖,稱經過長達7個多月的實際調查,他們發現蘋果的一些“疑似”上游供貨商制造了大量污染,對武漢、太原、昆山等地的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不過報告發出后,“疑似供應商”幾字引發了一些人士質疑:如果不能確認供應商和蘋果的關系,蘋果豈不是白白“背黑鍋”?

  環保組織:尋找供應鏈存難點

  在污染報告發布一天后,蘋果公司回復郵件,愿與環保組織建立對話機制進行溝通,但信中也提到,報告中涉及的部分企業并不是其供應商。

  對此,公眾環境中心主任馬軍對《IT時報》記者說,由于蘋果公司對于供應鏈條非常保密,環保組織要將社會上零零碎碎的信息拼湊起來,去尋找蛛絲馬跡。“在這次披露的二十多家污染企業中,名幸電子、昆山凱達電子、昆山鼎鑫電子等案例我們都經過實地調研,掌握確鑿證據;至于其他一些企業,也有絕大部分已經承認自己是蘋果的代工企業。”

  不過,馬軍也坦言,由于企業鏈的復雜,有些企業或許和蘋果沒有直接的合作關系,只是轉包的一部分;也有些企業過去是供應商,現在不是,但是污染已經形成。“我們也致信蘋果,希望他們告訴我們哪幾家不是,但是他們一直沒有回復。”

  并非刻意“為難”蘋果

  今年以來,環保組織將蘋果公司作為焦點,已經連續出了兩份針對性的報告。對此,馬軍稱,這絕不是刻意“為難”蘋果。“從去年年初我們發布第一份《IT品牌供應鏈重金屬污染報告》以來,西門子、沃達豐、飛利浦等公司都給予積極回復并采取相應措施,但蘋果的表現最差。”馬軍介紹,西門子公司開發了一個軟件,可以自動將其供應商名單和“污染地圖”數據庫收錄的企業監管記錄進行比對,發現有違法違規記錄的供應商以后,西門子以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采購官的名義向這些供應商發送電子郵件,要求他們迅速與環保組織聯系,解釋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否則將面臨失去與西門子合作機會的風險。諾基亞在審核新的供應商時,也會通過污染地圖數據庫,核查新的供應商是否有違規記錄。

  僅靠政府整治不夠

  記者在對環保組織的采訪中了解到,一些違規供應鏈企業對待環保組織的態度非常惡劣,在報告中提到的這些核心案例中,環保組織都試圖和供應商進行電話或郵件溝通,但是他們均沒有回音。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研究員邵文杰說,“昆山高新區的凱達電子為了避開環保組織,還換過不同的電話,甚至于一聽到有人詢問污染問題,就掐斷電話。”記者近日致電凱達電子和鼎鑫電子,公司工作人員聽說要采訪,均拒絕回應。

  所幸的是,政府的執法力度正在提升。昆山高新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凱達電子已經簽訂了動遷意向書,現已進入企業資產評估階段,預計2013年搬遷到吳淞江工業園區。與此同時,高新區已就搬遷問題與鼎鑫電子進行商談。高新區向市環保部門表示,在動遷階段,將繼續加強對企業污染排放的監督管理。

  不過,在馬軍看來,政府部門的查處只是方法之一。由于政府處罰手段有限,企業違法成本低,有些企業寧可罰款,對污染問題熟視無睹。如果通過上游廠商對其進行監管,用訂單進行經濟約束,將是一條更為有效的途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