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建設裝備制造強國、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對于高端裝備的發展方向,張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選擇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國貿促會、遼寧省政府主辦,沈陽市政府承辦的為期五天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9月1日在遼寧沈陽開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裝備制造與高新技術,結合這一主題,蘇波在同日舉辦的2011中國裝備工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強調了“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工業發展的重點和總體要求。作為制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高峰論壇由工信部指導、沈陽市政府主辦、中國工業報社《裝備制造》雜志承辦,由中國工業報社社長陳衛、總編輯楊青主持。論壇揭曉了中國裝備制造企業品牌50強和國際品牌10強榜單。柳工和秦川機床的相關負責人代表上榜企業分享了其品牌培育體會。
推動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
蘇波指出,“十二五”期間,裝備工業發展要以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為重點,加快推進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要適應市場變化和科技進步新趨勢,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新優勢。這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明確了主攻方向和奮斗目標。今后五年,要確保裝備制造業科學發展取得顯著進步,確保轉變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總體要求是:
一是大力促進裝備工業自主創新。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推進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中心環節。“十二五”期間,要結合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推進關鍵領域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滿足行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和成果推廣,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推動裝備工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二是加快推動裝備工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推進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著力推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通過不斷采用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裝備、新材料,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要著力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等基礎制造能力,更加注重提高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和關鍵部件配套能力。要積極推動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鼓勵優勢企業整合要素資源,進一步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加快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三是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堅持把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作為推動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十二五”期間,要做大做強航空裝備和衛星及應用產業,大力提升軌道交通裝備水平,加快培育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著力加強示范應用帶動整體升級,著力加強基礎配套能力建設提高產業發展后勁,通過大力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工程,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和示范基地。
四是堅持綠色發展。堅持把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點。未來五年中國將主要從依靠規模擴張、過度消耗能源資源的粗放發展向注重效率、質量和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轉變。裝備工業要充分發揮綠色工業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優勢,扎實推進節約清潔安全發展,大力推進節能降耗,積極發展低碳技術,促進裝備工業綠色低碳、清潔安全發展。
五是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堅持把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作為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將重點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加強裝備工業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以信息化創新研發設計手段,推動生產過程自動化,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綜合集成,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同時,大力推進裝備數字化,廣泛應用數控技術,實現全面升級換代,使我國裝備產品總體提升到“數控一代”水平。
蘇波強調,“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裝備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工信部將通過編制和組織實施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實施工業轉型升級重大工程和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等,大力促進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建設一批應用示范工程、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和工業園區,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努力開創裝備制造業科學發展新局面。
發展高端裝備振興老工業基地
蘇波強調,本屆博覽會的舉辦,對提升及沈陽市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加速老工業基地振興,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市的裝備工業發展一直備受業界關注。沈陽市市長陳海波表示,本屆高峰論壇以裝備工業在“十二五”期間如何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由大變強作為主題開展研討交流,對于進一步明晰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思路,推動這一產業躍上質量效益的新臺階,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陳海波指出,沈陽是國家重點投資興建的工業重鎮,裝備制造業一直是沈陽經濟的根基和命脈,但是,盡管已經成為裝備制造業大市,但沈陽市還稱不上裝備制造業強市。沈陽裝備制造業發展正處在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得到政府和專家的支持與寶貴建議。沈陽市也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堅持深化改革,推動自主創新,堅持兩化融合,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在高峰論壇上,與會代表圍繞加快裝備工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推進裝備工業由大變強的主題,對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和未來展開了討論。
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裝備工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政策導向,并著重強調了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性。
張相木強調,加快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建設裝備制造強國、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對于高端裝備的發展方向,張相木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選擇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制造裝備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契合裝備工業發展的重點,在本屆制博會上,以軌道技術裝備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展區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點。除沈陽機床、北方重工等國內龍頭企業帶來其最先進的裝備產品外,展會還吸引了包括日本三菱、東芝、三洋、德國西門子、韓國斗山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68家跨國公司參展。展會規模為歷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