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下游產業國際化的能力薄弱影響了鋼鐵業海外投資的市場基礎。我們是一個基礎原材料的行業,跟隨我們的用戶走是今后很大一塊。我們看了看海外,國外的鋼鐵業也是這么一個規律。最近印度的通用不好,上汽和通用一起,現在上汽通用管印度通用,過去印度通用沒有上汽的股票,只是印度和美國通用的股份。印度鋼鐵業的生產體系和保障能力,這塊保障不了我們賺錢。隨著今后下游產品,家電、造船、工程機械和我們剛剛所說的汽車等等走向全球以后,不是在國內生產產品出去,中國的家電業在全球賣的很多,比如美地是寶鋼的用戶,他現在賣的微波爐全球哪個超市都有。
另外西方國家對于中國國有資本的妖魔化限制了我們海外投資。這一點大家要有一個觀念轉變,其實鋼鐵業充分市場競爭,我們都是遵守同樣的WTO規則。
我個人認為,后一個階段,中國鋼鐵業大規模國際化時代到來。我前面的分析,無論如何市場的競爭和現在中國鋼鐵業形成的相對優勢,我講的國際化不單鋼鐵業出去,包括海外的資本進來。整個發展階段到了,中國的鋼鐵,中國的資本會出去投資辦鋼鐵。國外的資本、國外的鋼鐵業到中國參與中國鋼鐵業的產業重組,結構調整,這個一定會到來的。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鋼鐵跨國投資總量銳減,表現了鋼鐵跨國投資對于宏觀經濟高度敏感性。從這個曲線大家可以看到,08年以后鋼鐵業也是金融危機的重災區。在08年以前,進入上個世紀末,這個世紀初的時候是鋼鐵業聯合重組如火如荼。07年達到了高點,跨國投資總額達到了1000億美元,08年是740億,09年390億,都是大幅度的降幅。
對于后面的時期,金融危機后各國都在復蘇,我覺得這個行業2010年會恢復到危機前的跨國水平。鋼鐵產業跨國投資對于宏觀經濟的敏感性高于其他行業,盡管金融投機投資增長的下降幅度高于全球整體下降幅度,同樣反彈速度快于整體水平。另外,我們的行業投資規模較大,周期較長,很多投資項目醞釀時就要數年之久,很多危機當中的這些項目處于休眠狀態,并沒有完全停。一旦外部環境轉暖,很快就會恢復。特別是2010年以來這個趨勢很明顯。到了2010年全球鋼鐵產量,去年恢復到11.14億噸,達到了09年的設備。今年我預計全球還會有5%-6%的增長。
第二個趨勢,中國會成為全球鋼鐵投資的輸出大國。同時,也會成為鋼鐵資本的輸入大國。前面我介紹了,中國鋼鐵業的國際化兩個方向。一個是中國鋼鐵業在國外鋼鐵業里面輸出投資,這里包括鋼鐵用的鐵礦石資源焦煤,包括新建鋼廠和參與國際鋼鐵業的收購。在過去幾十年里面,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鋼鐵資本輸出國。反過來,我前面講到了下一輪中國的轉型發展,中國的鋼鐵業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一定會成為國際資本到中國來加大力度。大家知道鋼鐵業的大進大出和改革開放初期單向的完全不一樣。
過去傳統的巴西、澳洲和印度這塊,印度對于礦石的出口稅征的很多,他自己發展鋼鐵業。巴西和澳洲非常成熟,很少再有機會,但是未開墾的非洲,最近發現有大量的資源,尤其是在鐵礦石資源和焦煤資源,這塊是下一步的趨勢。另外就是合資是鋼鐵跨國投資的主要形式,不同投資對象的股權比例會發生變化。這個世紀以來,全球鋼鐵業跨國投資,95%以上的項目是合資形式實現的,這個趨勢仍然會持續,但是會出現新的變化。資源類投資以低比例參股為主,但是參股的比例顯著上升。特別是資源行業穩定的高投資回報是鋼廠目前參股比例的主要原因。上個世紀石油危機之前,比如我們的同行日本,很多鋼鐵企業全部參股了鐵礦石、焦煤,石油危機以后,長期停止,一直到現在,新日鐵JF經歷了十年的資源高漲以后才認為供需關系,鐵礦石焦煤資源規律發生了變化。上個世紀寶鋼投資巴西和力拓的合資礦石的時候,我在寶鋼工作30年,2000年以前,我的工作當中進口鐵礦石到寶鋼沒有上過28美金到岸價,現在都是180、190,目前我們同行認為這個變化,特別是中國經濟,包括金磚四國起來,鐵礦石再回到上個世紀的歷史是不會有了。
投資保護主義在鋼鐵領域,我們認為金融危機以后會表現的更典型。我覺得不僅是針對中國,也是包括全球的,這一輪金融危機,保護主義大量的抬頭,所以決定了我們走出去,國際化更坎坷。
大型中國鋼廠的新建跨國投資獲得重大突破,跨國并購是跨國投資的主要形式。未來幾年,金融危機以后各國的恢復速度,或者走得是否順利,可能會帶來這個行業有一些國家是不是能夠維持,或者說原來的形態可能就會發生重組。金融危機以后,各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目前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再看兩年以后,我覺得鋼鐵業回到上個十年的兼并重組會愈演愈烈。
最后談一下中國鋼鐵企業怎樣走向國際化。我覺得中國鋼鐵企業對于為什么國際化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最主要的是警惕國際化陷阱。大家認為資源稀缺,一窩蜂的投資鐵礦石資源,搞鋼廠的人投資,搞貿易的也在投資,另外有錢或者找到錢了也在投資。我這個話放著,在這十年里面大家一定可以看到,上個十年里面去澳洲、巴西、非洲的很多投資,我個人認為會打水漂。最近中國對于中鋼集團投資的鐵礦資源項目,如果大家關心在網上可以看到,我覺得那個項目基本打水漂了。至于腦袋熱出去拿了資源認為是一個財富,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鐵礦石的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包括那塊資源先天本身具不具備競爭力,人們會重新評價和認識。我認為這塊中國企業真正走向國際化,要想好我們為什么國際化,單單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一定會失敗的。
對于我們鋼鐵企業要遵循走向國際化的原則,這是我們自己的認識。一個是國際化是一個自然的漸進過程,鋼鐵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充分醞釀,不能急于求成。前面我介紹了,如果我下游的企業自己都沒有出去辦廠,我出去的產品一定是供給原當地的生產,無論是汽車還是家電。它原有的供應渠道你一定要競爭。這相當于我跟著海爾出去或者上海通用出去完全不一樣。我們有20年在中國國內的合作,大家知根知底,已經非常習慣了。在那個環境共同打造一個上下游共同鏈風險會很低。國際資本市場應用程度和國際化程度密切相關,中國鋼鐵企業應該抓住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以融資國際化促進產業國際化。這方面我們的經驗還是比較缺乏的,我們也正在努力看,對于國際資本市場怎么認識。第三、文化和地域相近是我們鋼鐵企業國際化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我前面講了寶鋼到巴西干鋼廠水土不服,五六年之后回來了。這是對于當地的政策、文化沒有做很好的調研。穩定的國際化戰略也是鋼鐵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前提條件,如果不循序而進,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也是很危險的。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和母國和目標國的戰略結合起來協同發展。比如美國鋼鐵業歷史悠長,上個世紀我們熟知的LTV,在上個世紀末宣布破產保護,出來一個WSG,那基本上是一個資本運作,米塔爾和WSG合完以后,這時候米塔爾公司成為了世界級的。米塔爾以前只干螺紋鋼、線材。米塔爾06年把阿塞洛(音)重組掉,成為了世界鋼鐵業的巨無霸。這可以看出來和當地的政府狀況、發展階段都有關系。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特點和我們市場環境特點。如果不顧及這些,一味的盲目走出去一定要交學費,吃苦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