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家海外光伏企業破產 德企慫恿制裁中國

時間:2011-09-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蘋果公司近年來的強勢崛起,曾被視作“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企業范本。如今,中國光伏企業也被海外業者貼上了同樣的標簽。

  德國企業游說歐盟制裁

  蘋果公司近年來的強勢崛起,曾被視作“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企業范本。如今,中國光伏企業也被海外業者貼上了同樣的標簽。

  由于債務危機從歐洲向美國蔓延,剛剛回暖的全球光伏市場再度風聲鶴唳,海外一些光伏大廠更因抗不住“寒冬”而出現倒閉。僅上個月,美國就有三家太陽能公司宣告破產,其中包括在業內頗有聲望的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Solyndra)。這在部分海外人士看來是中國光伏企業的擠壓所致,而德國企業更不斷游說歐盟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制裁。

  海外光伏公司接連“關門”

  據悉,今年8月份在美國申請破產的另外兩家光伏公司分別是位于麻薩諸塞州的長青太陽能公司和位于紐約州的光譜太陽能公司。

  而今年春季,英國石油公司旗下的太陽能公司BPSolar也停止了生產。此外,奧地利知名光伏制造商優質能源公司(BlueChipEnergy)也于7月底宣布破產。

  GTMResearch的調查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里美國約有五分之一的光伏產能因破產或停產而消失,主要原因是無法與中國廉價太陽能產品競爭。

  一連串的企業破產已引起了海外輿論的高度關注?!都~約時報》對此評論說,這些破產事件表明,在全球太陽能產業領域,中國已經獲得絕對壟斷優勢——中國已經壟斷全球60%的光伏市場。雖然歐美和日本的太陽能公司在技術上仍然擁有領先中國的優勢,但在成本控制方面卻完全無法與中國公司相比。

  事實上,近年來的確有不少中國一線光伏廠商大舉挺進海外市場,與當地企業短兵相接。如尚德電力于2009年11月宣布在美國建設首家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成為首家在美設廠的中國光伏組件制造商。此后,賽維LDK也宣布,以約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70%股份,由此進入北美光伏下游市場。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標準的制定者?!辈ㄊ款D清潔能源產業研究中心GTMResearch分析師ShayleKann說,“現在許多公司都在爭相向中國太陽能公司提供優惠以便贏得生意?!?/p>

  德國企業慫恿歐盟制裁

  但在競爭對手眼中,中國光伏企業的到來卻不是一件好事。

  GTMResearch報告指出,目前美國僅有兩家光伏公司能夠與中國競爭,一家是FirstSolar,其采用的碲化鎘薄膜電池生產技術與中國同行完全不同。另一家是太陽電力公司(SunPower),該公司能夠幸存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產品的轉換效率極高,中國產品無法替代。

  據悉,剛剛關閉加州一座工廠與德國若干生產線的德國大型光伏組件制造商SolarWorldCEO阿思拜克(FrankAsbeck)已聯合其他企業向德國政府與歐盟進行游說,認為中國的光伏企業向歐洲市場傾銷,政府應該進行制裁。

  一時間,中國光伏企業在面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同時,不得不迎接貿易政策變化的挑戰。

  市場變化是破產主因

  國內光伏企業并不認同“海外企業破產由中國企業所致”的觀點。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美國長青太陽能公司的商業策略還是幾年前制訂的。那時作為光伏組件原料的多晶硅價格正在高位運行,而該公司希望通過使用較少的多晶硅來獲得競爭優勢。但不幸的是,最近兩年多晶硅的價格連續暴跌,從2008年初期的每公斤接近500美元跌至目前的每公斤50美元。

  “在此期間,長青太陽能公司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行業再定位,而其單一的技術也根本無法和其他廠家一樣迅速應變。此外,該公司也受到美國本土企業FirstSolar崛起的影響?!睒I內人士說。

  而對于德國企業一再提出的制裁申請,江蘇某光伏組件企業負責人表示,“相信歐盟不會輕易接受申請,因為如果真的接受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摩擦將會急劇上升”。

  “反傾銷有兩個基本的判斷,一是政府有沒有補貼?事實上,中國政府對這個產業沒有直接補貼。第二,我們中國企業有沒有低于市場價格的行為,到國外去傾銷?假如沒有,也不成立?!敝袊稍偕茉磳W會常務理事馬學祿對記者說。

  他表示,希望通過企業與企業之間、協會與協會之間的對話,來實現更好的產業對接,實現光伏產業在全球的合理分工,以降低成本。他還表示希望通過對話化解對立和對抗的情緒。

  上海交大太陽能研究所的崔容強教授則認為,中國可以通過國內應用市場的啟動來證明中國光伏產品并非向海外傾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