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海洋局的事情比較多,一方面,正積極準備著,向渤海漏油的肇事者美國康菲石油公司進行生態補償訴訟;一方面,還得密切關注日本福島核廢物對中國海域的影響。
從日本方面5月公布的資料來看,日本福島近岸300公里的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但國家海洋局此次的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以東800公里以內,25.2萬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已受到顯著的放射性污染,遠遠大于日方公布的影響范圍。
奇怪的是,日本不僅不配合中國對海域的監測,甚至有媒體歪曲報道,還時常不斷地騷擾阻撓。別的不想說,這么做的話,最起碼是少點知恥之心。
國家海洋局最近表示,監測隊目前已完成部分樣品的分析檢測工作,結果顯示:監測海域大氣輻射劑量結果無異常。首批海水樣品中全部檢出了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以及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無法檢出的銫-134,這3種核素都是日本福島核泄漏釋放的污染物質。其中,銫-137、鍶-90最高含量分別超過中國海域本地范圍300倍和10倍。
日本對侵略史不可以曖昧,對核污染更不應該曖昧。我的建議是,日本應該成立一個補償基金,用以補償周圍國家因為其核污染造成的損失。如果日本不去履行這樣的職責,太平洋沿岸受核污染造成損失的居民,都有權利去搞跨國訴訟。
關注日本核污染的影響是海洋局的事情,我國本土的污染是誰的事情呢?最近,云南鉻污染事件,讓本來就緊繃的環境神經再度繃緊。
在這次事件中,我不得不稱贊曲靖市副市長陳軍,他發表了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激發斗志、痛快淋漓、意氣風發等等形容不盡的話語。他說:“我們衷心歡迎,感謝媒體和網友們的關注與監督。鉻渣污染事件的影響極其惡劣,有人利欲熏心、喪盡天良,利用群眾無法分辨修路材料和化工廢料,將本該拉往貴州規范處理的鉻渣私自傾倒在路邊和山坡上。”
我佩服陳軍的表達,我更佩服鐵道部前發言人王勇平。王勇平離開了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的職位,離開時,他的話讓每一個媒體人深思。他說,他將永遠不愿意跟媒體打交道。
為什么?很簡單,他的一些話被媒體熱炒成為了經典,那些話在這里不再贅述。這樣經典的語句,也由不得媒體不去熱炒。所以在這里勸一下勇平兄,各司所職,在所難免,把心放寬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