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講,節能燈未來五年的價格走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律讓我們推斷,但能確定的是,節能燈未來的價格必定與熒光粉的價格、節能燈的規范制度(污染物汞的回收處理)、節能燈能效認證以及國家能源的限制等因素有關”業內資深專家竇林平在談話中提到。
熒光粉價格飆升增大節能燈生產成本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一份意見指出,要大幅提高稀土資源稅征收標準,逐步實現稀土價值和價格的統一。隨后,稀土價格便一路上漲,作為稀土下游產品,節能燈的主要原料——熒光粉,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暴漲了10倍,從年初250元/公斤至300元/公斤,最高漲到3000元/公斤,這讓節能燈企業措手不及。
據了解,一個20W的節能燈毛管,熒光粉用量大概1克,半年前,成本不到3毛,而按照現在熒光粉2500元/公斤計算,一個20W的節能燈毛管熒光粉每克成本2.5元,而之前一根毛管的出廠價就3.5元左右。那么,熒光粉成本就占到節能燈原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二左右了,如此類推,每生產一支節能燈,節能燈企業的成本將會大幅度提升,這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生存、發展。
有目共睹的是,在過去幾十年間,隨著我國照明企業對節能燈產品資金的不斷注入,技術的不斷鉆研,生產工藝日漸成熟、大規模的機械生產進一步降低了節能燈的價格,使節能燈深入到千家萬戶家里。盡管如此,原材料成本依然是抑制節能燈價格的第一因素,并且受到國家能源政策和資源管制的影響。
白熾燈淘汰提上議程節能燈市場需求利好
繼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陸續發布白熾燈淘汰計劃之后,中國也于近日發布《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按照《路線圖》要求,到2016年前,國內將分階段逐步徹底淘汰白熾燈,進而全面引入年可節電480億度的節能燈。
據統計,2010年,國內白熾燈總產量和國內銷售量分別為38.5億支和10.7億支。如此推算,如果白熾燈徹底被節能燈替代的話,這將形成5000億元的市場空間,市場潛力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由于以往原材料價格低,節能燈產品成本低,企業進入這一市場的門檻相對也低,節能燈制造企業一直魚龍混雜,且價格戰戰陰霾不散,產業一直處于無序發展狀態。當前的稀土漲價潮恰給行業提供了一個加速整合的機遇。”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相關專家表示。
從長期來看,隨著白熾燈淘汰步伐加快,全球范圍內的節能燈市場的爆發增長指日可待,而國內企業由于能源限制、稀土價格的大幅飆升,節能燈產業短期內或因此進入“優勝劣汰”的整合期,脫穎而出的優勢企業有望成為市場的最終獲勝者。那么,由于市場空間的增大,企業相對精簡的狀態下,或許會產生供不應求的市場效益。
節能燈的國家標準訂立提高資源的可利用率
國家對于能源政策的意見、淘汰白熾燈時間表出臺將會成為產業成長的助推力,節能燈全面替代白熾燈進程也將因此加快推進。但,由于節能燈進入的門檻相對較低,有業內人士提出是否該建立起相關的節能燈的國家標準/能效認證,以進一步優化節能燈產業鏈,提高資源的可利用率,這也更加的貼合國家對我國稀有能源的監督和管制。
節能燈相關國家標準的訂立,將會提高進入這一行業的門檻,也就意味著對于節能燈的壽命、質量、價格、環保等將會較以往更高的要求,從某個意義上來說,就促使企業投入更多的研發成本去承擔這一切;另外,對于節能燈的“汞”污染問題,必將會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在建立相關國標制度的同時,企業將如何處理節能燈遺留下來的“汞”污染,通過什么渠道、方法、措施將會值得我們斟酌的問題之一。這又是另外一筆值得我們深算的成本。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利好,并且新光源LED短時間內還無法大范圍內推廣的情況下,節能燈將會成為替代白熾燈的首選光源,而在未來的五年時間內,節能燈的價格是否呈上升或下降趨勢,暫時還無法下定論。但無可否認的是,國家的能源政策、原材料價格將成為約束節能燈價格的第一因素,而節能燈產品相關的國標建立將會進一步精簡生產企業,白熾燈的淘汰進一步擴大了節能燈的市場空間。而這些對于我國的節能燈生產企業來說,即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未來五年內,將如何把握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