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渤海灣漏油事件官方律師團披掛上陣

時間:2011-09-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向渤海灣蓬萊19-3溢油事故的責任方提起海洋生態損害索賠訴訟,經國內法律和海洋專家組評審,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法律服務機構團隊公開選拔基本結束,中國的官方律師團隊已于8月底正式披掛上陣。

  為向渤海灣蓬萊19-3溢油事故的責任方提起海洋生態損害索賠訴訟,經國內法律和海洋專家組評審,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法律服務機構團隊公開選拔基本結束,中國的官方律師團隊已于8月底正式披掛上陣。

  《經濟參考報》記者向權威人士證實,上海、廣州、山東、北京均有律師事務所入選,相關律師與有關部門簽訂了委托協議和保密協議。另外,《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海商法資深律師處獲悉,康菲公司也開始在華尋找代理律師,“應該會偏重于過去在本土船舶溢油事故中頗具被告代理經驗的律師”。

  目前律師團隊正加緊研讀國家海洋局提供的“海量材料”,進入訴訟準備階段。

  確定被告的主體資格,將是律師團隊的面臨的首個難題。盡管目前國家海洋局在通報批評和責令清污堵漏時僅提及康菲公司一家,但一位接近官方律師團隊的法學家指出,從法理上講,持有溢油平臺51%權益的中海油,以及在合同條款中可能存在理賠責任的商業保險公司,都不排除列為共同被告的可能性?!耙苊饪捣浦袊壖芷渌尽!痹撊耸糠Q。

  此外,國內現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侵權責任法》已明確,康菲公司應為海洋生態損害行為承擔賠償義務。但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孫佑海向《經濟參考報》表示,海上鉆井平臺溢油事故的賠償標準的確定,目前在國內缺乏明晰的法律條款。

  廣東海建律師事務所主任許光玉曾向本報指出,在法律法規缺失時,國家海洋局頒布的《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以下簡稱“技術導則”)就對確定索賠額度至關重要。上述法學家對此表示擔憂,康菲公司肯定會抗辯,《技術導則》屬于行業規范,并質疑其法律效力。

  但一位要求匿名的海商法學家指出,根據中國民商法領域不成文的約定,在法律法規的盲區,行業標準可以作為判決依據。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