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齊魯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的首席分析師劉江嘯解讀分布式能源投資機會。劉江嘯認為,節能設備、節能診斷等值得投資者關注。
劉江嘯:從節能增效這個角度看,思路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直觀運用節能設備,應用更高效系統達成節能目的。另外,用戶不一定知道什么方式最有利于節能或者有利于增效,所以現在有一個新動向,節能診斷和節能運行管理,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做工化企業或大型其他企業內部節能診斷,這在最近兩三年變成了新行當。
從這兩個方面考慮,首先是節能設備制造。節能設備制造在不同用電環節和傳輸環節中間有不同的技術方向,在發電這塊有余熱、余壓,對于傳統發電機有超高零件,燃氣蒸汽聯合發電,這些在發電環節看到。
在輸配電環節中間有限制,如何減低限制提高阻電效率,以電力、電子技術改進整個電網傳輸能力,冠之以柔性輸變電技術名稱。另外,就是電網智能化。以前做規模,現在要提升電動自動化水平,提升應對能力,所以有智能電網的規劃。同時在更具體方面我們可能在用電的當地實施務工補償,有工和無工的滿足率恒量,這里面涵蓋了發、配的各個方面。
再具體到一些小設備或者具體成熟應用的設備,比如電動機變頻的處理,超大功率變頻和先進的大功率的交流傳統技術。我們發現,用電去達成功率傳輸最經濟、最高效,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方向。
參與這些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間的先進設備制造公司都是我們要關注的焦點,技術領先性可能維持高毛利率。第二,節能診斷和節能運行管理這一點需要有相關政策的支持,比如財政補貼,在銀行系統監管,在整個合同能源管理的成熟運用上,誰先涉足這些企業,獲得政治性支持同時也獲得需求擴張,這些都會給我們帶來業績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