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今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均將達歷史最高

時間:2011-08-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報道說,經濟發展部預測,今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均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據報道說,經濟發展部預測,今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均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俄羅斯已經連續兩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而今年俄羅斯天然氣的開采量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根據經濟發展部的最新預測,今年天然氣產量將達到6710億立方米,比去年增長3.4%,比歷史最高的2008年(6650億立方米)多1%。該部認為,根據基本情景預測,2014年俄羅斯天然氣開采量將達到7410億立方米。

根據該部4月份公布的上一版預測,明年才能夠達到經濟危機前的開采水平。經濟發展部發言人表示,提高預測是基于前7個月的開采量(同比增長5%),而2014年前的評估,"考慮到能源和工業領域更高的需求,以及因薩哈林-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天然氣管道投入運營的遠東燃氣化",反映了俄羅斯國內市場消費量的增長。

獨立天然氣生產商提高開采量

發言人表示,天然氣開采量增長主要依靠獨立生產商,天然氣工業公司的開采量幾乎沒有變化。該部對天然氣工業公司開采量的預測同該公司自己的預測一致,該公司三年以后也未必能夠突破歷史最高開采水平--1993年的5780億立方米。而其他天然氣生產商則每年都在刷新自己的開采紀錄。

石油公司職員表示,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比如,經濟發展部預測,獨立生產商的份額將維持在目前的水平上(占全國開采量的23%至24%),盡管產量從1998年以來在持續增長。Troika Dialog公司專家瓦列里·涅斯捷羅夫表示,獨立天然氣生產商,特別是諾瓦泰克公司(NOVATEK),確實在擠壓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而天然氣工業公司注重出口。諾瓦泰克公司總裁兼股東列昂尼德·米赫利松5月份時表示,希望隨著出口管道的擴大,比如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建成,天然氣工業公司能夠加強出口市場的地位,而諾瓦泰克公司將努力提高開采量和國內市場的供應量。

涅斯捷羅夫表示,如果天然氣工業公司不改變政策,到2014年,該公司在俄羅斯天然氣開采總量中的份額將降低到75%。莫斯科銀行專家丹尼斯·鮑里索夫的預測為73%。

涅斯捷羅夫對獨立生產商的開采量預測表示同意。他認為,天然氣工業公司未來三年的開采量將保持在5200億立方米的水平上。他認為,公司在技術上能夠多開采,但一切都將取決于銷量。經濟發展部預測,2011至2013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將持續增長(每年6%至11%,不包括采購的中亞天然氣),但新預測要低于此前的數據。經濟發展部發言人表示,新數字是基于獨聯體以外國家進口量增幅減少,精確了對獨聯體國家的供應量,以及轉口中亞天然氣增加得出的。涅斯捷羅夫認為,不能指望天然氣工業公司提高出口量,歐洲自行開采的天然氣量減少并不嚴重,而未來五年不會提高對亞洲國家的出口(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不會早于2015年),而天然氣工業公司的獨聯體用戶--烏克蘭正準備減少采購量。

《新聞報》表示,天然氣工業公司和諾瓦泰克公司的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新的石油開采量紀錄

經濟發展部還提高了石油開采量預測。俄羅斯從2009年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開采國。該部最新評估認為,今年俄羅斯石油產量將達到5.09億噸(4月份的預測為5.05億噸),2012至2014年為5.1億噸(4月份預測為5.05至5.06億噸)。鮑里索夫表示,未來三年不會出現石油產量的大幅增長或者減少。經濟發展部發言人表示,新的石油開采預測同樣考慮了今年前7個月的產量情況。今年有利的市場形勢,以及萬科爾油田、塔拉坎油田和薩哈林一號項目的增產都有助于提高今年的石油開采量。他說,2012至2014年,稅制改革的刺激能夠使石油產量保持穩定。

上周五,俄羅斯政府批準了新的石油關稅稅制。新稅制將從10月1日起實施。鮑里索夫表示,這能夠刺激石油出口增長——比目前增加1000至1500萬噸。但經濟發展部對此表示謹慎,認為出口量將保持在每年2.44至2.45億噸的水平上(比之前的預測增加了300至400萬噸)。經濟發展部發言人表示,這是由于預計加工量還會有所增加,"考慮到提高深加工水平的規定",加工量將增加100萬噸。

專家認為,重要的是2015年之后的石油開采量。鮑里索夫和涅斯捷羅夫表示,屆時將會出現大幅減少。鮑里 索夫表示,彌補西西伯利亞產量減少的東西伯利亞項目產量目前都已經很清楚。

經濟發展部發言人沒有公布相關數字,他僅表示,“在長期遠景中存在石油開采的資源限制,因此石油行業的主要問題是保持目前的開采水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